父親節│海關使命父子相傳 兒子:與父親更有共鳴

父親永遠是子女心目中的英雄,像海關督察李澤彥,自小從任職總關員的父親李立楊口中認識海關的工作,既具有挑戰性,又可服務社會,故決定子承父業,投身海關,才知道「原來佢(父親)以前咁辛苦」,從前父親跟他分享的執法故事「當故仔咁聽」,現在才真正了解,與父親更有共鳴,亦感激他多年來對家庭的付出,希望剛退休的父親可以真正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光。李立楊則表示,兒子成為海關督察後,性格變得更開朗,父子話題增多,可以盡訴心中情。

兩代海關人員傳承「護法守關、專業承擔」的使命

今日是父親節,很多兒女都趁節日答謝父親,《星島》訪問了一對海關父子,細說兩代海關人員的工作及如何傳承「護法守關、專業承擔」的使命。父親李立楊表示,自小便立志加入紀律部隊,最終選擇了海關,認為海關人員的工作內容多元化,一做便34年。

海關父子李立楊(左)及李澤彥(右),細說兩代海關人員的工作及如何傳承「護法守關、專業承擔」的使命。鍾健華攝
海關父子李立楊(左)及李澤彥(右),細說兩代海關人員的工作及如何傳承「護法守關、專業承擔」的使命。鍾健華攝

 

李立楊(右)表示,沒有想過兒子李澤彥(左)會繼承他的衣缽。鍾健華攝
李立楊(右)表示,沒有想過兒子李澤彥(左)會繼承他的衣缽。鍾健華攝

 

海關父子李立楊(右)及李澤彥(左),細說兩代海關人員的工作及如何傳承「護法守關、專業承擔」的使命。鍾健華攝
海關父子李立楊(右)及李澤彥(左),細說兩代海關人員的工作及如何傳承「護法守關、專業承擔」的使命。鍾健華攝

 

李澤彥(左)表示,投身海關後,才知道「原來佢(父親)以前咁辛苦」,從前父親跟他分享的執法故事「當故仔咁聽」,現在才真正了解。鍾健華攝
李澤彥(左)表示,投身海關後,才知道「原來佢(父親)以前咁辛苦」,從前父親跟他分享的執法故事「當故仔咁聽」,現在才真正了解。鍾健華攝

 

李立楊(右)表示,沒有想過兒子李澤彥(左)會繼承他的衣缽。鍾健華攝
李立楊(右)表示,沒有想過兒子李澤彥(左)會繼承他的衣缽。鍾健華攝

 

李立楊指,成為海關人員有很大的使命感,除了保護稅收、幫助社會,更從中獲得了不少專業知識,成為香港海關學院的體能及槍械教官等。海關工作的其中一項挑戰,是要在完成任務及保護隊員安全兩者中取得平衡,印象最深刻是一次搜捕經驗,當時他準備攔截載有走私貨物的船隻,雖然最終未能截獲船隻,但最終成功令走私份子卸下貨物,「班兄弟安全返嚟,是我最大的任務。」

父親:沒有想過兒子會繼承他的衣缽

李立楊表示,沒有想過兒子會繼承他的衣缽,初時與同任海關關員的太太十分擔心兒子,害怕他未能適應學堂的訓練,形容當時的李澤彥「文質彬彬,怕他捱不住」,但認為兒子現時已有明顯的進步,「說話有紋有路」。

兒子李澤彥則表示,從小接觸父親及他的同事,對海關工作十分熟悉,畢業後在商業社會與公務員團隊之間作出抉擇,最終選擇了加入海關,形容調查科的工作極具挑戰性,其中一次,他與同袍在天氣惡劣的情況,守候至凌晨3、4時,「彼此齊心,至最後一刻也沒有鬆懈」,最終成功偵破案件。他又指,海關工作可以直接接觸市民並提供協助,負責的範疇也比想象複雜,不過亦因此令工作更吸引,期待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

被問及成為海關人員的特質,李立楊指,最重要是有興趣,建議年青人先了解清楚工作內容,「不要做幾年就話唔啱就走」,又稱海關需要不停轉換部門,適合適應力強的人擔任。李澤彥則認為,海關適合有志服務社會,敢於挑戰自己、以及具責任及承擔的人士加入。

父子話題增多

由於李氏一家三口也是海關人員,需要輪班工作,聚少離多,故三人都很珍惜家人一同休假的日子,會安排節目,珍惜每次共聚。適逢父親節,李澤彥亦答謝父親,從前一直知道父親辛勞工作,加入海關後,才知道「原來佢以前咁辛苦,要兼顧咁多」。他又說,從前父親跟他分享的執法故事「當故仔咁聽」,現時設身處地,才可真正了解,與父親更有共鳴。李立楊直言,兒子成為督察後,性格變得更開朗,父子二人話題亦增多。

李澤彥謂,父親20年來一直努力工作和照顧家庭,很感激他一直以來的付出及奉獻。「今年是父親退休後首年渡過的父親節,希望他在接下來的日子,放心將公務放下,交棒給新一代年輕人,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時光。」

記者  謝曉雅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參加「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調查」問卷,即有機會贏取Panasonic護髮風筒、Casetify充電器、大家樂$50餐飲券等豐富禮品。即點擊https://bit.ly/4csd4qL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