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年修讀專上課程非本地學生達6.4萬人 蔡若蓮:不會影響本地學生升學機會

【非本地生/教育局/資助大學】有立法會議員關注擴大非本地學生限額的落實情況。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當局正整理2024-25學年的相關臨時數字,各資助大學亦將會在年底提交2024-25學年非本地學生實際人數。她指據教資會了解,本學年修讀教資會資助及自資專上課程的非本地學生,總共有64,200人,其中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約有23,100名非本地學生,當中約14,800人修讀學士學位課程,而這些學生來自超過100個國家或地區。

她指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議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並宣布自2024-25學年起,將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提升一倍至百分之40,教資會亦因此發信給各大學,詳細說明計算上限的原則和方式,以及各大學授課課程錄取非本地學生人數上限的具體數字。

本學年修讀教資會資助及自資專上課程的非本地學生,總共有64,200人,其中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約有23,100名非本地學生,當中約14,800人修讀學士學位課程,而這些學生來自超過100個國家或地區。
本學年修讀教資會資助及自資專上課程的非本地學生,總共有64,200人,其中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約有23,100名非本地學生,當中約14,800人修讀學士學位課程,而這些學生來自超過100個國家或地區。

 

蔡若蓮表示,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建議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並宣布自2024-25學年起,將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提升一倍至百分之40。
蔡若蓮表示,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建議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並宣布自2024-25學年起,將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提升一倍至百分之40。

 

所有教資會資助授課課程的非本地學生,都不會獲得公帑資助,並獨立於本地學額計算,確保不會影響本地學生的升學機會。
所有教資會資助授課課程的非本地學生,都不會獲得公帑資助,並獨立於本地學額計算,確保不會影響本地學生的升學機會。

 

所有教資會資助授課課程的非本地學生,都不會獲得公帑資助,並獨立於本地學額計算,確保不會影響本地學生的升學機會。
所有教資會資助授課課程的非本地學生,都不會獲得公帑資助,並獨立於本地學額計算,確保不會影響本地學生的升學機會。

 

蔡若蓮表示,擴大非本地生限額,旨在鞏固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優勢,吸引全球頂尖人才。
蔡若蓮表示,擴大非本地生限額,旨在鞏固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優勢,吸引全球頂尖人才。

 

蔡若蓮強調,所有教資會資助授課課程的非本地學生,都不會獲得公帑資助,並獨立於本地學額計算,確保不會影響本地學生的升學機會。至於自資專上界別,除了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外,本地學生入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的自資本地副學位、學士學位及研究院課程並不設限。

她表示,擴大非本地生限額旨在鞏固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優勢,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提升大學的科研和教學實力,而政府推出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計劃,讓本地學生畢業後可以逗留24個月以上申請工作,過去5年平均有12,340宗申請獲批,而在去年及今年《施政報告》進一步宣布,自本月開始政府暫免在港就讀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參與兼職工作的限制。

記者:郭詠欣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