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發全球首套非入侵性炎症性腸病診斷工具 可盡早確診免病情惡化

腸道微生物或可幫助識別腸道炎症,減少未來做大腸鏡診斷需求。中大醫學院首度發現一系列與腸道炎症相關的「腸道微生物標誌物」,能有效區分「功能性消化道疾病」、「炎症性腸病」等常見慢性腸病;團隊指,正利用研究成果研發全球首套非入侵性炎症性腸病診斷工具,預期最快在2027年可在港作臨床應用。

目前診斷方法多屬入侵性輪候需時

中大醫學院前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指,大部分消化系統疾病均有相類症狀,如腸易激綜合症及炎症性腸病的患者,均有反覆腹瀉及肚痛情況,但後者情況會隨時間惡化,甚至造成消化道慢性發炎和潰爛,嚴重的更要動刀切除部分腸道,或開人工造口。而目前常用的診斷方法,多屬入侵性,如要做大腸鏡檢查去判斷病因;而做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掃描亦需較長輪候時間,有機會令病人診治延誤。

中大團隊利用ddPCR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研發非入侵性診斷工具。中大醫學院
中大團隊利用ddPCR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研發非入侵性診斷工具。中大醫學院

 

中大研發首套非入侵性診斷工具 。中大醫學院
中大研發首套非入侵性診斷工具 。中大醫學院

 

IBD患者林先生。中大醫學院
IBD患者林先生。中大醫學院

 

中大團隊利用分布於11個國家,來自5979個不同種族、地域的糞便樣本中,結集的腸道微生物群進行宏基因組學分析,樣本中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患者的糞便,也有健康人群的糞便,經對照後鎖定出10種與潰瘍性結腸炎相關的腸道菌,及9種與克隆氏症相關的菌種,並利用ddPCR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研發非入侵性診斷工具,可用作分辨腸易激綜合症及炎症性腸病,即患者日後毋須做大腸鏡,也可輕易確診。

整體靈敏度高達88%更精準診斷

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及新基石研究學者黃秀娟指,炎症性腸病近年在亞洲發病率急升,料至明年中國患者人數將超過150萬人,而中大在過去10年一直致力研究炎症性腸病診斷、治療及預防方法,未來將進行大規模的跨種族、多中心研究,了解腸道微生物在炎症性腸病的疾病監測、藥物反應預測,及將患者分層以進行優次治療的潛力。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博士後研究生鄭佳瑩指,研究發現有炎症性腸病患者的腸道中,出現較多會產生毒素的細菌基因,而缺少多種抗炎功能的菌種。而團隊開發的診斷工具,其整體靈敏度高達88%,特異度高達89%,可更精準進行非入侵性診斷;早前更在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銀獎。

患者指當年耗時1、2年才能確診

克隆氏症患者林先生指,自1996年起開始出現很長時間的腸胃炎,每次進食後均會又屙又嘔,而家庭醫生只會處方普通腸胃藥、止屙藥及止嘔藥,「直至一次如廁時突然大出血,整個廁盆變成鮮紅一片,才引起警覺。」他指,本以為罹患痔瘡,但經醫生檢查後發現肛門內有「一粒粒」,再做腸鏡始知出現腸壁潰瘍和出血,「那時食乜屙乜,完全無精神,身體變得很瘦弱,甚至虛脫至行不到。」

幸林先生其後獲轉介至威院看病,更獲中大前校長沈祖堯團隊診治,「那時候這個病很少見,全香港公院也不收,故很感謝沈教授。」他指,因當年克隆氏症只能用「排除法」診斷,經過多次複雜檢查才能確診,前後耗時約1、2年,結果因病況演變得太嚴重,最後在2008年左右需做切腸手術,永久要「揹袋」生活,令情緒十分崩潰,甚至有自殺傾向。他指,當年確診時僅20、30歲,現時有不少病友亦年僅10多歲,「父母聽到無得醫,成世要食藥,已經很崩潰,但現在中大發明了非入侵性工具,可盡早確診避免惡化,會造福不少人。」

記者:脫芷晴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