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讚佢|中四女生受父親感染報讀護理課程 空餘協助照顧新生兒及中風長者

一名16歲中四女生,新冠疫情期間見到父親主動報名成為醫護志願者後,受其感染立志當護士,去年九月修讀護理課程,除了學習基本護理技術外,利用空餘時間積極運用所學的醫學知識照顧身邊人及鄰居,父母亦察覺她變得成熟與獨立,成就不一樣的自己。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修讀生物化學及護理科的中四女生吳子彤,對醫護的熱情可以追溯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疫情爆發時,她的父親主動報名成為醫護志願者,負責在社區內分發物資、解答封區居民的問題。吳子彤目睹了父親為了協助社區居民而忙碌不休,結束志願者工作後更需要在家自行隔離一整個星期。

當時她的父親只能困在家中一個小小的房間,連飯菜都只能放在門口的小凳子,再自行拿取。吳子彤後來問父親是否值得,父親回答說,可以為市民盡自己的能力,雖然要面對諸多不便,但仍然是值得的,「那時候,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志願服務的意義,雖然辛苦,但能為需要幫助的人帶來改變。」父親的行為深深影響了她,也激發了她投身醫護行業的志向,於是她選擇了和醫護相關的課程,希望能像父親一樣幫助有需要的人。

吳子彤自去年九月底開始修讀護理課程,學習不同類型的護理智識。(明愛教育提供)
吳子彤自去年九月底開始修讀護理課程,學習不同類型的護理智識。(明愛教育提供)

 

吳子彤在課堂上學習基本護理技術,例如生病或受傷後不同狀況的處理方法。(明愛教育提供)
吳子彤在課堂上學習基本護理技術,例如生病或受傷後不同狀況的處理方法。(明愛教育提供)

 

護理課程其中一門學問包括如何正確使用血壓計。(明愛教育提供)
護理課程其中一門學問包括如何正確使用血壓計。(明愛教育提供)

 

從課堂到實踐 技能與同理心同步增長

自去年9月底開始修讀護理課程以來,吳子彤學習了基本護理技術,包括測量血壓等。除此之外,老師也講述了實踐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如何與病人溝通等。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學校還通過影片展示真實案例,讓學生觀察並學習如何用同理心面對病人,使她逐漸體會到溝通技巧的重要性,「老師教我們,溫柔的語氣能緩解病人的焦慮,讓他們感到被關心,這比只靠技術更能建立信任,也十分重要。」

她的學習不僅限於課堂。今年年初,她把護理知識運用在家族成員身上。當表姑生下第一個孩子時,吳子彤協助照顧新生兒,幫助表姑清洗嬰孩的身體、觀察皮膚是否有異常,以及避免受感染,「能夠用自己學到的東西幫助家人,讓我感到非常自豪。」另外她又協助長者鄰居中風後進行適當肌肉放鬆運動,以改善中風導致的身體僵硬問題。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每3個月都會和不同醫護組織合辦地區康健服務活動,為居民推廣健康教育,也讓學生吸收經驗,,吳子彤(右)亦有參與其中。(明愛教育提供)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每3個月都會和不同醫護組織合辦地區康健服務活動,為居民推廣健康教育,也讓學生吸收經驗,,吳子彤(右)亦有參與其中。(明愛教育提供)

 

吳子彤立志當醫護人員。(明愛教育提供)
吳子彤立志當醫護人員。(明愛教育提供)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中,吳子彤要為參與者量血壓及驗眼。(明愛教育提供)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中,吳子彤要為參與者量血壓及驗眼。(明愛教育提供)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中,吳子彤要為參與者量血壓及驗眼。(明愛教育提供)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中,吳子彤要為參與者量血壓及驗眼。(明愛教育提供)

 

吳子彤相信透過地區實踐經驗,有助她更好理解護理學運用模式。(明愛教育提供)
吳子彤相信透過地區實踐經驗,有助她更好理解護理學運用模式。(明愛教育提供)

 

吳子彤相信透過地區實踐經驗,有助她更好理解護理學運用模式。(明愛教育提供)
吳子彤相信透過地區實踐經驗,有助她更好理解護理學運用模式。(明愛教育提供)

 

通過「師友計劃」向曾浩輝醫生取經

為了讓吳子彤和其他有志於醫護的學生有社區實踐的體驗,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每3個月都會和不同醫護組織合辦地區康健服務活動,為居民推廣健康教育,也讓學生吸收經驗,建立同理心。今年2月,吳子彤在與屯門健康中心合辦的活動裡擔任志願者,「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觀察專業醫護人員幫助病人。」通過服務,她希望進一步加強在病人護理、風險評估及紓壓輔導方面的技能。

學校還舉行了「師友計劃」,由幾名學生組成小組,與專業醫護進行交流。經配對後,吳子彤的導師由曾浩輝醫生擔任,得知可以和這位在2003年沙士期間為社區做出重大貢獻的醫生交流,她大感興奮,除了有學業方面的問題要請教外,她亦想了解當下醫護工作的挑戰,讓她更好地準備自己。

參與進修課程 把握實習機會 

在護理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吳子彤不單得到了許多樂趣,自從她開始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助身邊人後,父母更察覺到她變得成熟、獨立。吳子彤計劃持續在醫護領域裡深耕,參與更多的進修課程和實習,以提升專業能力。她認為,醫護行業雖然充滿挑戰,但意義非凡,希望將來可以成為其中一份子。

香港明愛教育一直積極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在中學階段啟動職專教育與DSE雙軌並行的模式,讓學生更早建立人生目標,也提供了更多升學選擇,學以致用,在面對社會競爭時具有優勢。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朱婉儀校長表示,學校推動醫護教育,一方面裝備學生畢業後升讀醫護學科,成為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培育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由小我變大我,從自己出發,繼而關心家人、社群及社會,實踐香港明愛『以愛服務、締造希望』的宗旨。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