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表示,將對任何購買伊朗石油的實體實施制裁,禁止與美國做生意,這項強硬聲明正值原定於本週末進行的美伊核談判被延後,令區域緊張情勢再升溫。
外界擔憂或引發與中國進一步衝突
「所有對伊朗石油或石化產品的採購,必須立刻停止!」特朗普於社交平台發文警告,任何國家或個人若購買這些產品,「將無法以任何形式與美國進行商業往來」。
路透社報道,雖然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政府將如何具體落實這項禁令,但此番威脅意味美方或將對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施加「次級制裁」,外界擔憂或引發與中國進一步衝突。報道指,中國是伊朗原油的最大買家,而美中關係因特朗普加徵關稅早已陷入高度緊張。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去年10月的報告,2023年伊朗原油與凝析油出口量中,近九成流向中國。
特朗普政府目前已針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
核談判喊卡 雙方釋出不同說法
特朗普發表上述警告之際,擔當美伊協調國的阿曼宣布,原定於本週六在羅馬舉行的美伊第四輪核談被推遲。阿曼外長布薩伊迪(Badr al-Busaidi)在社交平台X表示:「出於後勤考量,我們暫時延後原訂5月3日舉行的美伊會談,雙方將另行協調新日期。」
布薩伊迪此前已在三輪美伊談判中擔任調解者,惟未進一步說明延後原因。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蓋伊(Esmail Baghaei)則稱,會談是「應阿曼外長要求推遲」,並重申伊朗致力達成「公平且持久的協議」。
另據一名熟悉美方談判進程人士透露,美國「從未正式確認將出席第四輪會談」,但仍預期雙方會在不久將來恢復磋商。該名人士因議題敏感而不願具名。
今輪談判原定於羅馬舉行,巧逢梵蒂岡即將召開教宗選舉會議,為教宗方濟各辭世後遴選繼任人。此前兩輪會談曾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旨在限制伊朗核項目以換取美方解除部分經濟制裁。
特朗普揚言 若談判不成將空襲伊朗核設施
特朗普多次揚言,若無法達成協議,將對伊朗核設施進行空襲。伊朗方面則愈加強調,其濃縮鈾存量已接近武器級水平,若西方持續施壓,不排除發展核武選項。
根據EIA資料,2023年伊朗日均原油產量達290萬桶,石油是伊朗最主要的經濟命脈之一。伊朗與六國於2015年達成核協議,惟特朗普於2018年單方面退出協議,導致區域緊張不斷升溫。
中東局勢亦因以色列對加沙的持續轟炸而變得動盪不安,美軍目前持續執行「粗野騎士行動」(Operation Rough Rider),針對伊朗支持的也門胡塞武裝發動空襲。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周四清晨在社交平台上警告伊朗稱:「伊朗注意:我們清楚看到你們對胡塞的致命援助,我們知道你們在做什麼,也警告過你們。你們將在我們選擇的時間與地點付出代價。」
據報導,上周六一場會談在伊朗一個港口突發爆炸後進行,造成至少70人喪生、逾1,000人受傷。這起事件亦為本就敏感的協議進程增添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