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大選全國有7000多個票站,據報有超過1700個票站附近都可以吃到「民主香腸」。這項澳洲傳統對於許多選民來說非常重要,有人甚至覺得吃香腸比投票還重要。
遠在紐約東京也要吃
據報澳洲人熱愛「民主香腸」的程度,令這項儀式延申至澳洲境外,居住在紐約、東京、內羅畢等城市的澳洲大使館,甚至南極洲的澳洲人也享受着這項傳統。
相關新聞:澳洲大選|工黨勝選 阿爾巴尼斯:澳洲人投票支持澳洲價值觀





「民主香腸」的吃法一般是裹在一片白麵包裏,上面放洋蔥和番茄醬,其實它就是澳洲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食物。但當到了選舉日,當它出現在投票站外,就被提升為「民主香腸」,成為參與選舉的象徵。在投票日還有網站實時追踪民主香腸位置,網站戲稱「這實際上是澳洲憲法的一部分」。
被戲稱為「憲法一部分」
但這項傳統與政治相去甚遠。對於許多學校和社區團體來說,在投票站外烹飪和出售小吃是一年中最賺錢的籌款活動。根據澳洲廣播公司(ABC)此前的報道,2022年澳洲大選全國有2,200個票站有民主香腸或其他小吃攤檔,利潤達到410萬澳元(2048萬港元)。





美聯社報道指出,沒有人知道「民主香腸」這個詞由誰創造。墨爾本拉籌伯大學政治學教授、《從秘密投票到民主香腸:澳洲如何實行強制投票》一書的作者布雷特(Judith Brett)表示,近一個世紀以來,澳洲的投票站一直在提供籌款小吃,從1920年代的投票站銷售烘焙食品,到發明便攜式燒烤架後,1980年代選舉日便變成「香腸日」。
投票方式造就傳統
民主香腸的成功部分歸功於澳洲的投票方式。因為澳洲法律規定18歲及以上公民必須投票,而選舉總是在周六舉行。許多選民一家大小連貓狗一起去票站,超過9成的投票率意味着民主香腸肯定大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