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前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港隊共奪得歷來最多的4金1銀7銅共12面獎牌,其中3金1銅來自劍擊,本月中展開的德國新一屆世大運,港隊派出75名運動員參加10個賽項,包括17名劍擊代表,巴黎奧運女花代表陳諾思(Daphne)將首次參賽,面對一周兩賽(世大及世錦賽)的「魔鬼賽程」可以面不改容,但因撞期要放棄世大運的團體賽,她坦言「十分可惜」。
德國萊茵魯爾世大運將於本月16至27日舉行,港隊周二在浸大進行授旗禮,2位巴黎奧運代表、游泳的張心悅及跆拳道的盧蔚豐代表運動員接受區旗。
超級魔鬼賽程:女花:18號德國世大運女花個人賽、19號飛格魯吉亞、24號世錦賽個人賽
20歲、現就讀美國西北大學的Daphne出席授旗禮後表示:「真的好可惜,今次是我第一次參加世大運,但因為世錦賽在世大幾日後就比賽,被逼放棄世大的團體賽。」以女子花劍為例,她們於下周一(14號)隨隊出發到德國,18號參加世大的個人賽(團體賽於21號舉行),19號就要飛去格魯吉亞準備24號的世錦賽個人賽。
現世界排名32位的Daphne去年打完巴黎奧運後開始入讀西北大學,在世界排名賽及大學的比賽都表現不俗,包括第一年入讀大學就能躋身NCAA(全美大學體育會)劍擊賽,更以第10名完成,她表示:「NCAA是美國大學生最大的一個比賽,我能在入讀的第一年就打到NCAA,而且拿到All American(頭12才有)這獎項,好開心,好好的經驗。」
對於首次參加世大運,年紀輕輕已有亞運及奧運經驗的Daphne說「感覺新鮮」:「自己第一次以『大學生』身份代表香港比賽,幾新鮮的感覺;不過,我不想將這個運動會放大,會當是平常去打的一個比賽去看,盡自己能力打到最好。」雖然世大及世錦相隔一周,但Daphne坦言兩個比賽都想用心去打好。
第2次參賽、就讀理大的符妤名(Sophia)想以寓賽於操參加世大運,將比重放在世界錦標賽,她說:「2023年曾打到世錦賽個人賽32強,我希望今次先入32,再看看能否再進一步,而世錦團體賽,我希望入到頭8。」
女子佩劍成被羡慕一群 目標爭取世大運團體賽獎牌
女子佩劍則有不一樣的心情,更成為被羡慕一隊,由於世大運及世錦賽的賽期沒花劍的緊逼,3位女佩主力薜雅齊(港大)、朱詠翹(理大)及梁洛文(浸大)都十分開心,並希望把握機會爭取團體賽獎牌。
年紀最細、第一次參加世大運的薜雅齊對於上屆劍擊隊成港隊大贏家感到是鼓舞多於壓力,她說:「劍擊隊在上屆的佳績只會對我們是一個推動力,至於世大及世錦賽都十分近,其實我們平時打FIE(世界劍聯)都慣了飛來飛去,亦試過連續2星期打比賽,幸好兩地的時差(德國及格魯吉亞)不差好遠,對我們不成問題,無論是世大及世錦都看重。」根據賽程,世大運的女子佩劍個人賽是19號、團體賽的22號,而世錦賽的個人賽是26號,有足夠時間從德國飛去格魯吉亞參賽。
同樣是第2次參加世大運的朱詠翹及梁洛文,不約而同都期望今年能在世大運爭取團體賽獎牌:「上屆(2023年)去過成都世大運,感覺好好,尤其世大運有年齡限制(25歲或以下),所以更珍惜。」
問到她們的目標:朱詠翹即時答:「拿獎牌!尤其是團體賽,我們有這個拿獎牌目標,亦覺得我們是可以做到的;其實我們3個是好團結的,會一齊開心、一齊不開心,但之前試過一個表現欠佳,其他也會欠佳,這一點我們在上月亞錦賽調整中,一個不佳,其他應該要做得更好去扶持彼此,我們有信心在世大可以做得好。」
開幕禮持旗手稍後公佈 但一定不是泳手
香港隊在過去4屆世大運都有獎牌落袋,今屆世大運港隊團長侯耀忠表示有信心可以繼續有牌這勢頭,他說:「今屆有些上屆的獎牌選手包括張家朗、武術的許得恩(今屆沒有武術)、乒乓的杜凱琹等沒有參加(因年齡所限),但我有信心可以繼續有牌,心水包括黃澤林的網球(他跟王康怡上屆奪銅,今屆也會合作混雙)、劍擊的佘繕妡(上屆金牌)、游泳的麥世霆(2023年世青200米蛙泳金牌)、跆拳道的盧蔚豐經過去年巴黎奧運後,相信有很大進步。」
問到世大運的持旗手,團長保持神秘,他說會在稍後公佈,要看看運動員的比賽時間表再決定:「若開幕後一天要比賽的,我們不想影響運動員備戰及發揮,所以要仔細看看各人的比賽日程,但游泳一定做不到,因為他們在另一區比賽。」
另外,香港賽馬會繼續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獎牌選手發放獎金如下:
個人項目 團體項目
金牌: $500,000港元 $1,000,000港元
銀牌: $250,000 $500,000
銅牌: $100,000 $200,000
記者:徐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