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換屆︱盧偉國電台節目展歌喉 憶13年議會生涯 曾因一件事幾乎當場暈低

立法會年底換屆,今年所有七旬以上議員都沒有再尋求連任。72歲、已宣布退下火線的經民聯主席及工程界議員盧偉國今早(10月29日)在商台節目回顧從政生涯,指回歸前夕機緣巧合獲邀擔任區議員,透過累積地區工作經驗晉身立法會。13年議會生涯中,他指前半段有許多時間浪費在拉布上,更曾因一次議會衝突幾乎當場暈倒。

盧偉國對煮食、粵曲深有研究

盧偉國首先澄清,網上有資料指他1953年出生是錯的,其出生日期是1952年12月25日,即聖誕節,今年生日後就滿73歲。被問到在煮食方面為何如此有心得,他笑言「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由於基層出身,先父又是廚師,母親又對煮食有要求,小學高年級時已學習煮食,「好快就學做家務,入廚房炒兩味俾細佬妹食」。

他憶述自幼在九龍城長大,唐樓的天棚就是最好的遊樂場,當時每日見到啟德機場開出的飛機經過,就對工程產生興趣,「咁樣嘅龐然大物可以飛上天,好有興趣去學,所以大學就選咗機械工程」。盧偉國亦對粵曲非常有研究,指小時候隨街都聽到老一輩播放或唱粵曲,後來到大學畢業後,機緣巧合下從師學了7年唱腔。他亦在節目中一展歌喉,哼唱「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有板有眼。

相關新聞:

立法會選舉2025︱經民聯14人參選名單出爐 趙式浩再戰地產界 工業界爆「內戰」

立法會選舉2025︱經民聯累計3人棄選 主席盧偉國不競逐連任 稱助力議會薪火相傳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資料圖片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資料圖片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資料圖片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資料圖片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資料圖片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資料圖片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資料圖片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資料圖片

 

2020年國歌法審議期間,許智峯投擲惡臭物品。資料圖片
2020年國歌法審議期間,許智峯投擲惡臭物品。資料圖片

 

憶「臭彈」事件 幸「朋友」及時相救

談到公職生涯的起點,盧偉國指是來自回歸前夕,當時沙田區民政專員在1997年6月中旬,非常趕急地邀請他當臨時區議會議員,隨後一直獲得委任,一做就是十多年,直至2011年底委任制一度取消。他認為在沙田的地區工作經驗很有幫助,舉例指當時曾運用工程知識,協助政府處理沙田城門河的臭味問題,如今該處已可舉行龍舟比賽。

盧偉國自2012年參選工程界成功當選,至今已當議員13年,憶述當時一入議會就面對拉布問題,當時「長毛」梁國雄以長者生活津貼金額太低為由,於財政預算案不停拉布,提出大量修正案,苦笑道「隔幾分鐘咁樣撳掣(表決修正案),都幾繁瑣」,後來反對派變本加厲,對政府「全面不合作」,工程撥款不斷遭到刁難,業界無工開,苦不堪言。

盧偉國又提到自2019年「黑暴」事件起,反對派的拉布變本加厲,由語言暴力上升到肢體暴力,包括在會議期間拿黑布遮蓋內容、公然在會議廳扔臭彈等。他提到,2020年5月《國歌法》審議期間,時任議員許智峯在會議廳投擲惡臭物品,打翻的位置剛好就在其座位前方。「好彩嗰一下之前,啱啱好有短訊搵我有急事,我要行一行開回個電話,跟住我一行開就聽到後面人聲鼎沸,即刻就聞到強烈惡臭。」他提到當時有一位女議員因該惡臭物品(翻查資料是陳凱欣)不適送院,「如果我嗰陣喺度,隨時都要入醫院」。

《星島頭條》再向盧偉國查詢是誰剛好打電話「救」了他,盧回覆指是朋友來電,由於事隔多年,已忘了來電者是誰。

許智峯當日投擲惡彈,打翻的位置正好在盧偉國座位前方。資料圖片
許智峯當日投擲惡彈,打翻的位置正好在盧偉國座位前方。資料圖片

 

年過七旬被「勸退」?盧偉國:交棒是遲早的事

被問到行政立法關係,盧偉國表明建制派絕不是橡皮圖章,以其個人經驗,會實事求是向政府提出分析建議,亦會分析反對派可能會如何提出挑戰,讓政府有所準備,所以政府官員亦很樂意與其交流政策。他認為立法會須「配合政府施政」一說,並非指不能提質疑,立法會的意見也很重要,始終他們代表業界及廣大市民,香港社會要向前行,相互積極配合、互動是必然,相信這也是市民樂見的。

被問到放棄尋求連任,是否收到「提示」要退下來,盧偉國表明這是自己的決定,「我都就快73歲,唔係今屆(交棒)都下屆啦」,業界亦要薪火相傳,因此棄選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多年來在事業上一直堅持「順勢而為」原則。他亦可趁退下來的時間,好好鋪排往後日子的生活。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