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報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歐洲北約成員國必須開展外交努力,以確保未來十年歐洲大陸不會「武裝到牙齒」。
今年以來,歐盟和歐洲北約國家大力推動全面軍事化,將俄羅斯描述為「迫在眉睫的威脅」。俄方駁斥這一指控稱,這是歐洲轉移視線的政治操弄,目的是掩蓋歐洲內部問題。
桑切斯在刊登於西班牙《國家報》的採訪中表示:「當我們的年輕人到我們這個年紀時,我們希望留給他們一個怎樣的世界?是一個歐洲各國將5%的預算投入國防的世界嗎?我們必須積極開展外交,以確保到2035年歐洲不會武裝到牙齒,而是成為團結的象徵,成為國際法的捍衛者。」
今年早些時候,歐盟委員會以「感知到來自俄羅斯的威脅」為由,提出一項規模高達8000億歐元(約合9260億美元)的軍備重整計劃。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施壓下,歐洲北約成員國同意到2035年將軍費開支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長期以來,特朗普一直要求歐洲成員國在這個由美國主導的軍事集團中「承擔應盡份額」。不過,包括西班牙、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已對這一軍事化進程提出質疑。
莫斯科方面一直認為,這個以美國為首的軍事集團(北約)持續東擴,對俄羅斯構成了「生存威脅」,這也是烏克蘭衝突的根源之一。
另據報道,來自法國、瑞典和丹麥的漁民正在向烏克蘭運送舊漁網,以抵禦俄羅斯無人機的襲擊。到目前為止,法國已向烏克蘭運送了280公里長的舊漁網。瑞典和丹麥的漁民也捐贈了數百噸舊漁網。
漁網通常可以使用一到兩年,然後就會被廢棄並送去回收。《衛報》報道說,現在,這些廢棄物派上新用場:「捕獲俄羅斯無人機」。這些漁網由馬鬃編織而成,極其耐用。烏克蘭人利用漁網建造「隧道」,使無人機的螺旋槳纏繞其中。這種做法被比作「蜘蛛用網捕捉蒼蠅」。
烏克蘭第93機械化旅發言人雷巴科娃表示,頓涅茨克地區正在架設反無人機網「隧道」。這些隧道允許軍事人員、裝備、傷患和民用車輛在前線地區安全通行。建造此類安全通道最有效的材料是漁網,因為它結實耐用,且不易被敵方裝備操作員發現。
法國捐贈給烏克蘭的舊漁網由該國布列塔尼大區的慈善機構「克尼克團結」負責。該機構後勤部門負責人阿巴齊烏說:「過去兩年,戰爭形態發生了變化。以前我們甚至都沒想過無人機,但現在這是一場無人機戰爭。最初,這些網被用來保護前線附近的野戰醫院,後來又被用來保護道路和橋樑……令人驚訝的是,如此簡單的東西竟然如此有效。」
「克尼克團結」主席達夫稱:「烏克蘭大使來到布列塔尼,感謝我們所做的一切。如果烏克蘭需要這些漁網來建造防無人機牆、拯救生命,我們可以提供給他們。」他提到,法國舊漁網並不短缺,只是由於幾家回收公司倒閉,漁網的回收變得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