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監落實修訂中港基金互認 放寬客地銷售比例限制至80% ETF通將於7月22日擴容

內地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的「新五條」逐步落實。中證監昨天宣布,進一步完善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包括將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由50%放寬至80%,以及允許香港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轉授予與管理人同集團的海外資產管理機構。另一方面,港交所(388)昨天同時公布,同屬「新五條」的滬、深港通合資格ETF擴容,將於今年7月22日生效。

中證監昨日公布,就《香港互認基金管理暫行規定》的修訂草案進行公眾諮詢,以落實「新五條」當中,關於優化基金互認安排的其中一條。中證監宣布,今次規則修訂擬,包括按照穩步有序、逐步放開的原則,將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由50%放寬至80%,即是將本港基金在內地銷售規模、佔基金總資產的上限,增加30個百分點;允許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轉授予集團內部的海外關聯機構,但為保護投資者利益,要求獲轉授機構所在地,只限於與中證監簽署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並保持有效監管合作關係的國家或地區。

允管理職能轉予同集團海外機構

香港證監會表示,基於對等原則,亦會相應地放寬對內地互認基金的限制,並會適時公布新措施的實施細節和推行日期。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放寬香港互認基金客地比例是業界訴求,相信將有利盤活基金互認機制。她亦坦言,最理想的情況,是對客地比例不設任何限制,但昨天公布的放寬措施,仍有助本港基金公司擴大產品規模,滿足更多內地客戶的境外基金配置需要。

黃王慈明指出,希望內地可以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以及審批的確定性,以及在基金互認機制當中,納入開放式基金公司。

另外,有內媒引述一位外資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個別北上互認基金已出現內地銷售規模佔比觸及50%上限的情況,此次修訂放寬客地銷售比例限制,有助於提升內地銷售機構積極性,進一步釋放內地市場銷售潛力。

內地與香港的基金互認機制已運作近9年,根據內媒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在中證監註冊的北上互認基金數量共39隻,合計銷售保有淨值約251億元人民幣。獲香港證監會核准南下互認基金數量約44隻,合計銷售保有淨值約7.5億元。

滬深港通ETF擴容7月22日生效

另一方面,在ETF擴容方面,3地交易所已於今年4月19日公布新的滬、深港通ETF納入標準。3地交易所將按照新的納入標準於7月12日公布最新的合資格ETF名單,並於7月22日正式生效。

中證監優化基金互認措施

●將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由50%,放寬至80%

●允許香港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轉授予與管理人同集團的海外資產管理機構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參加「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調查」問卷,即有機會贏取Panasonic護髮風筒、Casetify充電器、大家樂$50餐飲券等豐富禮品。即點擊 https://bit.ly/4csd4qL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