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表《綠色債券報告2024》,指出截至8月底,已成功發行接近2200億元綠色債券,全數分配予本港綠色項目,過去一年共有44個新項目,涵蓋水及廢水管理,預期令每日污水處理量增加21萬立方米,並減低尖沙咀、觀塘、元朗及北區的水浸風險。
報告指,目前已有116個綠色項目納入其可持續債券計劃,當中44個是過去一年新入選項目,主要預期效益涵蓋水及廢水管理,部分綠色建築獲綠建環評新建建築金級或以上認證,以及減低有關地區的水浸風險。報告另外列出三個特色項目,包括提升新界東北污水收集系統、威爾斯親王醫院重建計劃第二期、以及元朗防洪壩計劃及元朗市明渠改善工程。
44個新項目 涵蓋水及污水處理
期內政府在綠債取得突破,包括發行了全球首批多幣種數碼債券,以及香港首批數碼原生債券,並首次發行20及30年期人民幣債券。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上述報告向投資者展示其綠債投資,對可持續發展作出的實際貢獻,如為適應氣候變化減低水浸風險、為綠色建築加入環保設施,並提升市民大眾對綠色金融發展的關注。他又稱,會繼續透過結合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鞏固香港國際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的地位,並驅動和支持企業進行綠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