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過去3年接758宗大灣區租房置業投訴 最高涉233萬人民幣

【消委會/大灣區/置業/租樓】消委會去年接獲192宗粵港澳大灣區置業或租樓的投訴,過去3年合共錄得758宗,當中涉及709宗本港物業、20宗珠海物業、及10宗惠州物業。在大灣區9個城市投訴中,最高涉款金額達233萬人民幣。

消委會推一站式網上平台《大灣區住房錦囊》

消委會今日(5日)推出一站式網上平台《大灣區住房錦囊》,覆蓋大灣區購買一手樓、二手樓及租樓所需資訊,涵蓋不同城市的置業和租樓流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項,並附以個案分享,消委會主席陳錦榮希望,《錦囊》能成為大灣區消費者的「置業導航」。

消委會主席陳錦榮。黃偉強攝
消委會主席陳錦榮。黃偉強攝

 

消委會主席陳錦榮。黃偉強攝
消委會主席陳錦榮。黃偉強攝

 

去年接獲192宗粵港澳大灣區置業或租樓的投訴。資料圖片
去年接獲192宗粵港澳大灣區置業或租樓的投訴。資料圖片

 

投訴人2019年以233萬人民幣買入橫琴一個住宅物業。資料圖片
投訴人2019年以233萬人民幣買入橫琴一個住宅物業。資料圖片

 

投訴人2019年以233萬人民幣買入橫琴一個住宅物業。資料圖片
投訴人2019年以233萬人民幣買入橫琴一個住宅物業。資料圖片

 

233萬人民幣購入橫琴單位  突不按合同裝修兼不准煮食

陳錦榮表示,2022年接獲涉款最高的一宗投訴,投訴人2019年以233萬人民幣買入橫琴一個住宅物業,合同包括委任和協議的裝修。原定交樓限期為2020年12月底,惟發展商以國家疫情政策為由,將交樓日期延後3個月,並指不能按照合同定明的裝修交付、物業亦不能根據買賣說明指容許煮食、供水和居住。投訴人認為發展商毀約,雙方其後簽訂解約協議,但發展商以資金不足為由,未有根據解約協議退款,投訴人其後得到當地的消費者保障組織協助。

陳錦榮提醒消費者,購買物業前,要選擇有良好名譽的發展商,仔細閱讀合約條款,物業的詳細資料、圖則等等;又指消委會多年來與內地各消費保障組織合作,有途徑幫助處理消費者的投訴。

記者 郭穎彤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