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a-proc.singtao.co.uk/photo.php?s=https://media.singtao.co.uk/wp-content/uploads/master/2025/02/2025020914140657768.jpg&f=jpeg&w=815&q=75)
本港累積雙非兒童人數逾20萬,社協估計,當中有約4萬兒童,連同父母超過12萬人長期居港,而這批父母因持雙程證無法在港工作,家庭經濟拮据。社協倡議,政府應在不影響本港就業市場的前提下,增設新的工作簽證,讓即將符合60歲可透過「年老父母來港投靠成人子女的單程證」的單非和雙非家庭提前申請,紓緩這些家庭的經濟壓力,亦可填補本港勞工市場的需求,長遠可減輕未來的福利負擔。社協強調,並非鼓勵更多內地人來港生子,而是為舊有政策遺留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社協於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進行《香港子女的長期居港內地父母人力資源優勢》的研究,共收集有效問卷149份,當中近五成家長已滿60歲可申請來港。社協組織幹事黃文杰表示,因雙非家長無法在港工作,受訪者家庭赤貧,平均月收入為7591元,收入來源為子女的社會福利、親人支援和借貸,而家庭每月在港開支為8552元,更有部分人士處於負債水平,生活拮据,部分孩子須邊讀書邊打工幫補家庭。
![社協公布《香港子女的長期居港內地父母人力資源優勢》 調查報告。何家豪攝 社協公布《香港子女的長期居港內地父母人力資源優勢》 調查報告。何家豪攝](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ul/sthl/84886e173d2a02862a7a42a01e82ab72/2025-02/KakaoTalk_20250209_123923897_07.jpg)
![黃文杰表示,因雙非家長無法在港工作,有部分人士處於負債水平,生活拮据。何家豪攝 黃文杰表示,因雙非家長無法在港工作,有部分人士處於負債水平,生活拮据。何家豪攝](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ul/sthl/801f07b3f1585046e46703cbd5a6c39a/2025-02/KakaoTalk_20250209_123923897_03.jpg)
![施麗珊表示,可考慮將有關工作簽證可限制行業批出,亦可限制每年批出限額。何家豪攝 施麗珊表示,可考慮將有關工作簽證可限制行業批出,亦可限制每年批出限額。何家豪攝](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ul/sthl/ee50cb1b5bde7c2475045770a4cb18c3/2025-02/KakaoTalk_20250209_123923897_01.jpg)
![施麗珊表示類似的「陪讀就業簽證」在加拿大及澳洲都有先例。何家豪攝 施麗珊表示類似的「陪讀就業簽證」在加拿大及澳洲都有先例。何家豪攝](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ul/sthl/bf0d24fa81a75a3e50d6fb28ce4ddd92/2025-02/KakaoTalk_20250209_123923897_23.jpg)
![為符資格雙非家長增設工作簽證,可填補基層勞動力減輕福利負擔。 為符資格雙非家長增設工作簽證,可填補基層勞動力減輕福利負擔。](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ul/sthl/bc1aa60628cda523048dc4fd14aad40e/2025-02/KakaoTalk_20250209_123923897_17.jpg)
黃文杰續指,單非或雙非家庭因沒有成年身分證,香港子女使用公共服務困難,如無法辦理圖書證、智方便手機程式及HA Go手機程式等;家長亦缺乏醫療保障,持雙程證來港照顧家庭的港人內地親屬普遍無法負擔醫療費用。
可考慮限行業及限額批出工作簽證
社協指現時政策中,雙非家庭子女年滿18歲後,家長等到60歲即可透過單程證中的「無依靠父母來港投靠成人子女」類別來港申請成為香港居民,惟當局一直未有統計合資格人數。黃文杰表示,調查中近半受訪者符合該60歲申請來港資格,相信這批人口未來會對醫療系統及福利制度造成挑戰,當局應考慮為這批合資格的雙非家長在60歲前增設工作簽證,指他們許多正值壯年,且在內地有工作經驗,亦熟悉香港文化、懂廣東話,可填補基層勞動力,強調他們並非來港「搶資源」,而是提升家庭的抗逆力及減輕政府的福利負擔。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表示,有關工作簽證可限制行業批出,亦可限制每年批出限額,只考慮已在香港生活,而非日後來港生子的雙非家庭。她表示類似的「陪讀就業簽證」在加拿大及澳洲都有先例,在不影響本地人就業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在本地工作。
記者 郭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