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a-proc.singtao.co.uk/photo.php?s=https://media.singtao.co.uk/wp-content/uploads/master/2025/02/圖4-2.jpg&f=jpeg&w=815&q=75)
英格蘭西南部布里斯托的西英格蘭大學(UWE)最近犯了眾怒,原因是校方在16世紀文豪莎士比亞諸多劇作加註警語,數量超過200條。
西英格蘭大學是全英頗受學子歡迎的學府之一。《太陽報》報道,該校修戲劇課的學生獲知,校方針對莎翁作品標註了多達220條「內容預警」(trigger warning,也稱情緒觸發警告),不少名作都添了警語,就連BBC、獨立電視台(ITV)與其他聲譽卓著劇團改編的版本也沒逃過嚴審。
絕大多數令人啼笑皆非。例如,經典愛情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警語包括「自殺情節」、「焦慮」,甚至「哀痛」也要預警;陰暗血腥的權力鬥爭悲劇《馬克白》,預警內容包括「精神困擾」、「戰爭」、「家族創傷」;悲喜夾雜的《冬天的故事》不僅有「通姦指控」警語,由於劇中有貴族給熊吃掉的情節,還出現「野生動物攻擊」預警。
《暴風雨》劇情背景是一場狂風暴雨,西英格蘭大學添加的警語竟有「風暴」、「極端天氣」,其他警語則有「酒醉」、「巫術」。2016年頗受推薦的《暴風雨》舞台劇改編版,因為以「汽球爆破」表現沉船場景而遭校方加上情緒觸發警告。喜劇《無事生非》警語來自於「對待女性方式」與「哀悼」場面。美國《紐約郵報》報道此事時直接以「無事生非」破題。
「言論自由聯盟」(Free Speech Union)創辦人兼秘書長楊恩大感憤怒:「倘若我是西英格蘭大學戲劇課學生,給人當成如此玻璃心對待可是會把我惹毛的。」校方僅簡短回應:「此前接獲有感覺處理(sensory processing)問題、創傷經歷問題的學生提出要求對劇本內容加註警語。」
《每日電訊報》報道,這在英國並非首見。去年10月,諾丁漢大學針對15世紀文人喬叟經典作品《坎特伯里故事集》加警告,稱其內容「表達基督教信仰」;該校去年8月還禁止教授在單元標題使用「盎格魯薩克遜」(Anglo-Saxon)一詞,碩士班「維京暨盎格魯薩克遜研究」課程更名為「維京與中世紀早期英國研究」,以符合「課程去殖民化」目標。類似例子是瑞丁大學修習生物學的學生收到警告,「課堂可能會看到令人不快的人體圖像」。
享譽國際的演技派資深女星茱蒂丹契(Judi Dench )對這類「太超過」的舉動曾表達強烈不滿。她得知莎翁許多劇作加了警語之後直言,需要「內容預警」的觀眾應該留在家裏別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