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管局/醫院/門診/藥】醫管局將於3月24日起推出新措施,以避免藥物浪費。在新措施下,所有出院、專科門診及普通科門診病人的藥物配發期的目標將不會多於24周;如病人獲處方多於24周的藥物,醫管局會安排病人分期覆配相關藥物數量。
崔俊明:15元取最多16周藥物原則不變
對所有出院、專科門診及普通科門診病人的藥物配發期改以24周為上限,是否意味現時專科門診藥物「每種處方藥物最多16星期為一徵收單位」的限制可延長?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向《星島頭條》表示,新做法只是實施「分段配藥」,舉例如病人獲醫生處方36周藥物,在新做法下藥房會先給24周藥量,剩餘的12周會按照「15元覆配」做法再取,「換言之,15元取最多16周藥物的原則不變」。他指,現時大部分醫院看到病人獲處方「整年藥」時,已會分段配藥,「現在有人可能分兩次畀,新做法只是統一各院做法,相信不難執行」。但他提及,部份醫院或因人手、儲存藥物空間等考慮,未必能立即在下月24日實施新做法,會循序漸進進行。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去年曾指,正檢視能否將所有門診藥物配發期上限改為4周,崔俊明坦言現時24周上限是「早期目標」,「會否再減至16周或更多,需視乎改為24周上限後的社會反應」。他指,分段上限也要平衡病人取藥的方便程度,若4周一取,即每月需返回藥房,要再權衡,「但《施政報告》早已指出終極目標是由社區藥劑師分配藥物,期望在2026年第四季至2027年首季做到病人覆配藥物毋需再返回醫院,而是在社區配藥,故我們想做的並非只在公院減至4周取藥」。
崔俊明續指,調整每次發藥上限有三大目的,一是要減少藥物浪費;二是要找出病人不吃藥的原因,「這便要社區藥劑師作分析」;三是要確保用藥安全性,「現時不少病人取得太多藥物,易造成誤服過期藥,或將新舊處方藥物一起服用,有機會導到過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