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沙姆·賽義德(Hisham Al-Sayed)舊照。 路透社
伊萊賈·科恩(Eliya Cohen)獲釋。 路透社
奧馬爾·舍姆·托夫(Omer Shem Tov)獲釋。 路透社
奧馬爾·溫克特(Omer Wenkert)獲釋。 路透社
奧馬爾·溫克特(Omer Wenkert)親友興奮慶祝。 路透社
哈馬斯周六釋放第一階段停火協議的最後6名人質,其中4人是在2023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事件中帶走,另外2人已被囚禁近10年。
分3個點地點放人
周六,2名人質率先在加沙拉法獲釋,分別是40歲的塔爾·肖哈姆(Tal Shoham)和39歲的阿韋拉·門吉斯圖(Avera Mengistu)。
肖哈姆(Tal Shoham)平安抵達以色列。 路透社
門吉斯圖(Avera Mengistu)於2025年22日獲釋。 路透社
40歲的塔爾·肖哈姆(Tal Shoham)和39歲的阿韋拉·門吉斯圖(Avera Mengistu)在加沙拉法獲釋。 路透社
社運人士一直爭取門吉斯圖(Avera Mengistu)獲釋。 路透社
在努塞拉特難民營,其中一名人質在舞台上吻哈馬斯成員的頭。 路透社
隨後有3名人質,包括27歲的伊萊賈·科恩(Eliya Cohen)、23歲的奧馬爾·溫克特(Omer Wenkert)和22歲的奧馬爾·舍姆·托夫(Omer Shem Tov),在努塞拉特難民營獲釋。他們都是在2023年10月7日Nova音樂節上被帶走。
最後一名人質,37歲的希沙姆·賽義德(Hisham Al-Sayed)原定在努塞拉特獲釋,哈馬斯似乎臨時改變計劃,轉為在加沙城放人,並且不會在公開儀式上移交賽義德,以對其家人表示尊重。
相關新聞:哈馬斯「認錯人質」已交還正確遺體 今再以6人換600囚
賽義德是以色列阿拉伯裔貝都因人,來自巴內蓋夫沙漠Hura村。他在2015年4月自願前往加沙後成為哈馬斯人質,家人長期以來認為他是受精神疾病影響才會前往加沙。哈馬斯指他是以色列士兵,但人權觀察證實他是一名免服兵役的平民。
而門吉斯圖同樣患有精神健康問題。他是出生於埃塞俄比亞的以色列人,2014年9月獨自越過加沙邊境,當時以色列與加沙剛結束致命衝突2星期。他被綁架為人質,且家人遭勒索。
根據停火協議第一階段的條款,哈馬斯釋放33名人質,以換取約1,900名巴勒斯坦囚犯和被拘留者獲釋。脆弱的第一階段和平預計將於3月2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