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前財政部長、現任自民黨黨魁林德納近日因「短信門」再度登上德國熱搜。德媒爆料,前部長疑似與保時捷首席執行官布魯姆(Oliver Blume)存在利益勾結。
德國電視二台報道稱,布魯姆曾在保時捷的一次內部會議中提到,公司在「將合成燃料(E-Fuels)繼續用於燃油發動機」寫入聯合政府的協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稱林德納「幾乎每小時都向他通報協議進展」。保時捷方對此迅速否認,稱所謂的密切聯繫「純屬子虛烏有」。林德納本人也堅稱,自己並未受到任何企業游說影響。但口頭的澄清似乎毫無效果。
非營利組織「議會觀察」隨即向聯邦政府發難。他們要求財政部公開林德納與布魯姆之間的短信往來,調查是否存在政策游說的嫌疑。然而,財政部回絕了請求,理由是:這些短信不適用於《環境資訊法》,且部分內容屬於林德納以「自民黨主席身分」所發。
然而,這樣的解釋既沒有打動「議會觀察」,也讓柏林行政法院無法接受。日前,法院裁定:這些短信必須公開。法院明確表示,林德納與布魯姆的通訊內容與公眾利益高度相關,「公眾有權瞭解與合成燃料相關問題上,政府官員與協力廠商之間通訊的內容和方式,以判斷是否存在親密關係。」
法院特別指出:雙方作為職業身分進行溝通,談的是國家政策,不存在個人隱私權可以優先的理由。「議會觀察」組織對裁決表示歡迎,稱「這是首次有機會讓公眾直觀瞭解部長與游說人士的短信交流」。據悉,歐盟曾於2022年7月提出將在2035年起禁止新售燃油車的計劃,執政聯盟內部意見的分歧也導致內部矛盾不斷激化。林德納帶頭反對禁令,主張對使用合成燃料的車型給予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