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逝世|【一文看清】在任12年重要事件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生平重要事件

1936年12月17日: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是意大利會計師馬里奧·何塞·貝爾格里奧(Mario Jose Bergoglio)和意大利移民女兒雷吉娜·瑪麗亞·西沃里(Regina María Sívori)5個孩子當中的長子。

17歲)在一次前往傳統慶典途中,進入一間教堂告解後立誓成為神父,但沒有立即告訴其他人。

1957年:(21歲)因感染而切除了一小部份的右肺

1958年3月11日:加入耶穌會,進入神學院學習。

1969年12月13日:33歲晉鐸,被任命為耶穌會牧師。在阿根廷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殘酷獨裁統治期間,他擔任該會的阿根廷區省長。

1992年5月20日:被任命為布宜諾斯艾利斯輔理主教,1986年完成神學博士論文,1998年接替安東尼奧·誇拉西諾樞機主教擔任阿根廷首都大主教。

2001年2月21日:被時任教宗約望保祿二世提升為樞機主教。

相關新聞: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年88歲 臨終前一天見美副總統萬斯

2025年4月21日教宗方濟各逝世,信眾聚集在巴黎聖母院前致哀。  路透社
2025年4月21日教宗方濟各逝世,信眾聚集在巴黎聖母院前致哀。 路透社

 

2025年4月21日,巴黎聖母院為教宗方濟各逝世舉行2場彌撒。 路透社
2025年4月21日,巴黎聖母院為教宗方濟各逝世舉行2場彌撒。 路透社

 

巴黎聖母院神父杜福爾(Bertrand Dufour)主持紀念教宗方濟各的彌撒。 法新社
巴黎聖母院神父杜福爾(Bertrand Dufour)主持紀念教宗方濟各的彌撒。 法新社

 

巴黎聖母院紀念教宗方濟各去世的彌撒坐無虛席。 美聯社
巴黎聖母院紀念教宗方濟各去世的彌撒坐無虛席。 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去世後,教宗瑞士衛隊站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半閉的梵蒂岡銅門旁。  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去世後,教宗瑞士衛隊站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半閉的梵蒂岡銅門旁。 美聯社

 

積極對各種議題表態

2013年3月13日:當選第266任教宗,第一位來自美洲的教皇、第一位耶穌會士,也是第一位以聖方濟各(St. Francis of Assisi)的名字命名的教皇。

2013年4月13日:組成紅衣主教內閣,由來自世界各地的8名紅衣主教幫助他管理教會,並重組其官僚機構。

2013年7月8日:首次離開羅馬,前往西西里島的蘭佩杜薩島會見新抵達的移民,並譴責對潛在難民表現出的「全球化冷漠」 。

2013年7月3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同性戀牧師時,宣稱「我有什麼資格評判?」表明了對性小眾(LGBTQ+)社群更歡迎的態度。

2013年11月26日:在《福音的喜樂》(Evangelii Gaudium)中發表教宗任期內的使命宣言,譴責排斥窮人的世界金融體系,並宣稱聖餐「不是完美者的獎品,而是弱者的強效藥物和營養品」。

2014年5月25日:在以色列與約旦河西岸城鎮伯利恆之間的隔離牆前臨時停留祈禱,以表達對巴勒斯坦事業的支持

2014年6月8日:在梵蒂岡花園接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總統進行和平祈禱。

2015年3月20日:在成年男子指控蘇格蘭樞機主教基思·奧布萊恩性行為不端後,教會接受了他的「權利和特權」辭去職務。

2015年6月18日:發表環境宣言《願你受讚頌》(Laudato Si),呼籲進行一場文化革命,以糾正剝削窮人、將地球變成「一堆污穢」的「結構性反常」的全球經濟體系。

2015年7月10日:在玻利維亞為天主教會在殖民時期征服美洲期間針對原住民所犯下的罪行道歉

2015年9月8日:徹底改革婚姻無效程序,使其更快、更便宜、更簡單,方便離婚的天主教徒可以在教堂再婚

2015年9月24日:教宗首次在美國國會大廈發表演講,要求國會採取行動解決氣候變遷、移民和減貧問題,重新發現美國的理想。

2015年11月29日:在中非共和國班吉大教堂(而非梵蒂岡)打開聖門,開啟慈悲禧年。

2016年2月12日:在哈瓦那停留期間會見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里爾,並宣稱「我們是兄弟」,是1000多年來教皇和大牧首之間的首次會晤

2016年2月18日:為美墨邊境的死去移民祈禱,後來表示當時的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因為想要建造邊境牆而「不是基督徒」。

相關新聞:教宗方濟各逝世|「最貼地教宗」親民簡樸 《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

方濟各希望長眠羅馬聖母大殿,該教堂不在梵蒂岡範圍內。 美聯社
方濟各希望長眠羅馬聖母大殿,該教堂不在梵蒂岡範圍內。 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在羅馬聖母殿的聖母畫像前祈禱,攝於2017年。 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在羅馬聖母殿的聖母畫像前祈禱,攝於2017年。 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在羅馬聖母大殿誦念玫瑰經後觸摸聖母瑪利亞聖像。 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在羅馬聖母大殿誦念玫瑰經後觸摸聖母瑪利亞聖像。 美聯社

 

羅馬聖母大殿供奉了最重要的聖母像《羅馬人民的救贖》(Salus Populi Romani)。 美聯社
羅馬聖母大殿供奉了最重要的聖母像《羅馬人民的救贖》(Salus Populi Romani)。 美聯社

 

2023年1月5日星期四,教宗方濟各(中)見證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的靈柩抵達梵蒂岡聖彼得廣場。  美聯社
2023年1月5日星期四,教宗方濟各(中)見證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的靈柩抵達梵蒂岡聖彼得廣場。 美聯社

 

樞機主教向本篤十六世靈柩上香時,教宗方濟各觸摸前額。  美聯社
樞機主教向本篤十六世靈柩上香時,教宗方濟各觸摸前額。 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出席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葬禮彌撒。  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出席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葬禮彌撒。 美聯社

 

2016年4月8日:在「Amoris Laetitia」(「愛的喜悅」)文件腳註中開闢了讓離婚和民事再婚的天主教徒領受聖餐的道路。

2016年4月16日:造訪希臘萊斯博斯島的難民營,並帶着12名敘利亞穆斯林搭乘教宗專機前往羅馬,呼籲聲援移民

2016年9月19日:4名保守派紅衣主教致函質詢他,要求澄清他對離婚和再婚天主教徒的態度。

2017年12月1日:在孟加拉與緬甸羅興亞難民會面時宣布:「今天的上帝之臨在也被稱為羅興亞。」

2018年1月19日:在訪問智利期間指責性虐待受害者誹謗,進一步損害了天主教會的信譽。隨後命令梵蒂岡對智利的虐待危機進行調查。

2018年4月12日:承認在智利性虐待醜聞的判斷中存在「嚴重錯誤」。隨後,智利主教們被傳喚到羅馬,要求他們辭職,並邀請虐待受害者到梵蒂岡接受道歉。

2018年8月3日:宣布在任何情況下死刑都是「不可接受的」,這是教會官方教義的改變。

2018年7月28日:接受涉及性醜聞的樞機主教麥卡里克辭職,命令他在接受對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性行為不端指控的調查期間進行懺悔和祈禱

2018年8月26日:梵蒂岡退休大使卡洛·馬裡亞·維加諾大主教發表重磅指控,稱美國和梵蒂岡官員20年來一直掩蓋麥卡里克的性行為不端,要求方濟各辭職。

2018年9月22日:梵蒂岡與中國簽署有關主教提名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

2018年10月14日:在保守派樞機主教們阻撓了數十年的封聖程序後,被殺害的薩爾瓦多大主教奧斯卡·羅梅羅被封為聖人。

2019年2月4日:與艾資哈爾大學伊瑪目簽署《人類博愛》文件,建立天主教徒與穆斯林的合作關係

2019年2月16日:梵蒂岡調查發現麥卡里克對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實施性虐待,解除其神職。

2019年2月21日:梵蒂岡舉行首屆兒童保護高峰會,警告主教信徒要求採取行動,而不僅僅是譴責神職人員性虐待。

2019年5月9日:頒布新的教會法,要求在教會內部報告神職人員性虐待行為,但無需知會警方;制定調查被指控的主教、紅衣主教和宗教上級的程序。

2019年10月25日:保守派活動人士從梵蒂岡地區教堂偷走土著雕像並將其扔進台伯河以示反對教宗,教廷向亞馬遜地區的主教和部落首領道歉。

相關新聞:教宗方濟各逝世|將長眠羅馬聖母大殿 生前要求簡化葬儀

2025年4月20日教宗方濟各最後露面,在複活節彌撒授予「Urbi et Orbi」祝福。  美聯社
2025年4月20日教宗方濟各最後露面,在複活節彌撒授予「Urbi et Orbi」祝福。 美聯社

 

2025年4月20日,教宗方濟各在複活節彌撒前,他會見了到訪梵蒂岡的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 美聯社
2025年4月20日,教宗方濟各在複活節彌撒前,他會見了到訪梵蒂岡的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 美聯社

 

2025年4月20日教宗方濟各最後露面,在複活節彌撒授予「Urbi et Orbi」祝福。  美聯社
2025年4月20日教宗方濟各最後露面,在複活節彌撒授予「Urbi et Orbi」祝福。 美聯社

 

2025年4月20日教宗方濟各最後露面,在複活節彌撒授予「Urbi et Orbi」祝福。  美聯社
2025年4月20日教宗方濟各最後露面,在複活節彌撒授予「Urbi et Orbi」祝福。 美聯社

 

2025年4月20日,教宗方濟各授予「Urbi et Orbi」祝福後乘坐教宗專車巡視聖彼得廣場。  美聯社
2025年4月20日,教宗方濟各授予「Urbi et Orbi」祝福後乘坐教宗專車巡視聖彼得廣場。 美聯社

 

2025年4月20日,教宗方濟各授予「Urbi et Orbi」祝福後乘坐教宗專車巡視聖彼得廣場。  美聯社
2025年4月20日,教宗方濟各授予「Urbi et Orbi」祝福後乘坐教宗專車巡視聖彼得廣場。 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2024年出席復活節彌撒時揮手微笑。 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2024年出席復活節彌撒時揮手微笑。 美聯社

 

2019年11月24日:訪問日本廣島和長崎期間宣稱使用和擁有核武是「不道德的」

2019年12月17日:廢除在神職人員性虐待案件中使用「教宗機密」的規定,允許主教與執法部門分享有關施虐者的內部文件。

2020年2月12日:在亞馬遜主教們提出上訴後,拒絕批准已婚男子擔任牧師,迴避了文件“Querida Amazonia”(“親愛的亞馬遜”)中的問題。

2020年3月27日:在聖彼得廣場長廊向面臨冠狀病毒大流行的世界發表孤獨的晚禱。

2020年10月4日:發布通諭《Fratelli Tutti》(《眾位兄弟》),指出疫情證明市場資本主義理論失敗,需要一種新型政治來促進人類友愛。

2020年11月10日:梵蒂岡對麥卡里克的報告發現,梵蒂岡、美國主教、紅衣主教和教宗淡化或駁斥了有關性行為不端的報道,但放過了方濟各。

2021年3月5日至 8日:成為首位訪問伊拉克的教宗,並會見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高級神職人員

相關新聞:教宗方濟各逝世|「最貼地教宗」親民簡樸 《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

教宗出院搭車返回梵蒂岡時戴氧氣鼻管。美聯社
教宗出院搭車返回梵蒂岡時戴氧氣鼻管。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在任12年。 路透社
教宗方濟各在任12年。 路透社

 

教宗方濟各在任12年。 路透社
教宗方濟各在任12年。 路透社

 

教宗病逝前不久,一度因支氣管炎入院逾月。 美聯社
教宗病逝前不久,一度因支氣管炎入院逾月。 美聯社

 

教宗方出院時面部略浮腫。美聯社
教宗方出院時面部略浮腫。美聯社

 

 

2021年7月4日:在羅馬Gemelli醫院接受腸道手術,切除33厘米(13英吋)的結腸。

2023年1月5日:主持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葬禮彌撒。

2023年1月24日:在接受美聯社訪問時宣稱「同性戀不是犯罪」

2023年3月29日:因呼吸道感染而入住羅馬Gemelli醫院。

2023年6月7日:接受手術切除腸道疤痕組織並修補腹壁疝氣。

相關新聞:方濟各逝世︱撐同性戀可組家庭 對加沙、俄烏戰爭態度迴異

2023年10月4日:召開關於讓教會更加回應普通信徒的宗教會議,期間女性首次被允許與主教一起投票。

2023年11月28日:由於新的急性支氣管炎病例,取消前往杜拜參加聯合國氣候會議並概述新的生態宣言「Laudate Deum」(「讚美上帝」)的行程。

2023年12月16日:梵蒂岡法庭判定樞機主教安傑洛·貝丘犯有貪污罪,並判處他5年半監禁。這是一場複雜的金融審判中的幾項判決之一,這場審判揭露了這個城邦的醜聞,並考驗了其司法系統。

2023年12月19日:批准對同性伴侶進行祝福,這引發了非洲、亞洲和其他地區保守派主教的強烈反對。

2024年7月5日:梵蒂岡以分離主義為由將主要批評方濟各的大主教卡洛·瑪麗亞·維加諾逐出教會。

2024年9月10日:約60萬人(佔東帝汶人口的一半)參加方濟各在帝力舉行的彌撒,據信這是按人口比例計算參加人數最多的教宗活動。

2024年12月26日:2025年禧年正式開幕2天后,打開羅馬雷比比亞監獄的聖門。

相關新聞:教宗方濟各逝世|英美俄烏多國領袖悼念 憶其謙遜慈悲憐憫

澤連斯基發文悼念教宗方濟各。 X截圖
澤連斯基發文悼念教宗方濟各。 X截圖

 

普京曾於2015與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會面。 美聯社
普京曾於2015與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會面。 美聯社

 

特朗普2017年首次總統任期時曾訪問梵蒂岡。  美聯社
特朗普2017年首次總統任期時曾訪問梵蒂岡。 美聯社

 

英王查理斯三世夫婦4月9日才剛到訪梵蒂岡,與教宗方濟各會晤。 美聯社
英王查理斯三世夫婦4月9日才剛到訪梵蒂岡,與教宗方濟各會晤。 美聯社

 

2016年教宗方濟各訪問墨西哥城﹐在瓜達露佩聖母大教堂參加彌撒前遊行時親切地與孩子打招呼。 美聯社
2016年教宗方濟各訪問墨西哥城﹐在瓜達露佩聖母大教堂參加彌撒前遊行時親切地與孩子打招呼。 美聯社

 

教宗的最後時光

2025年1月16日:他的右臂因摔傷而戴着吊帶亮相,幾周前才因一次摔倒跌傷下巴。

2025年2月14日:支氣管炎惡化並發展為複雜的肺部感染和雙肺炎後住院。

2025年2月28日:醫生在他出現呼吸危機後曾短暫考慮暫停治療,但最終決定採取或導致器官損傷的激進療法。

2025年3月13日:在醫院中度過當選教宗12周年紀念日。

2025年3月23日:經過38天的治療後出院,但看起來虛弱無力。

2025年4月17日:繼續他的聖周四傳統,與最不幸的人共度時光,探望羅馬Regina Caeli監獄的囚犯。儘管他說他無法以謙卑的姿態為 12 個人洗腳的儀式,但他說他想和他們在一起,「做耶穌在聖週四所做的事情」。

2025年4月20日:說「兄弟姊妹們,復活節快樂!」並從聖彼得大教堂的涼廊上向全城及全世界傳達復活節的祝福,然後乘坐教皇專車繞廣場、沿著和解大道(Via della Conciliazione)行駛,讓下面廣場上的35,000名民眾感到驚訝,成為信徒見他的最後一面。

2025年4月21日:教宗內侍凱文法雷爾樞機主教,於方濟各居住的聖瑪爾大之家的小教堂宣布,教宗於上午7:35去世。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