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與美司法部達成協議  兩宗共346人喪生空難獲免刑責

美國司法部周五宣布,已與波音公司達成原則性協議,使其得以避免因737 Max兩宗致命空難而遭到刑事起訴,引起廣泛關注與爭議。兩次空難共造成346人罹難,分別發生於2018年印尼及2019年衣索比亞,事隔多年,案件的刑責問題仍備受爭論。

根據法院提交的文件,這項協議包括波音需支付及投資逾11億美元,其中4.45億美元將專門補償罹難者家屬。作為交換,司法部將撤回對波音的欺詐指控,讓該飛機製造巨頭免於刑事定罪,保住其作為美國聯邦政府承包商的資格

司法部在聲明中表示:「儘管我們無法抹去罹難家庭的傷痛,但這項協議可讓波音承擔財務責任,為家屬提供賠償,也為未來飛航安全帶來正面影響。」

不過,多位罹難者家屬對協議表示不滿。他們多年來要求公開審訊、追究高層責任及更嚴重的財務處罰。代表家屬的律師保羅・卡塞爾(Paul Cassell)表示:「比起金錢補償,公眾審訊與對波音真正的問責更重要。」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沃倫與布盧門撒爾亦致函司法部,敦促勿與波音簽署不起訴協議,指若讓波音及其高層逃避問責,將是「嚴重錯誤」。

波音遭控在737 Max取證過程中向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隱瞞飛機新安裝的MCAS系統。該系統在飛機進入可能失速狀態時會自動令機頭下壓,兩宗空難皆由該系統錯誤啟動導致機師無法控制飛機所致。

2021年,司法部起訴波音欺騙FAA,隨後與波音達成協議,條件是波音支付25億美元和遵守反詐騙規定3年,以換取不被起訴。但檢察官指出,波音未兌現改善承諾,因此違反協議。

去年7月,波音同意就刑事詐騙罪認罪。但德州聯邦法官奧康納(Reed O’Connor)於12月否決協議,認為協議中有關監督員選任與多元共融政策可能涉及種族考量,程序上存疑。

根據最新協議,波音需聘用獨立合規顧問,審視安全與品質管理流程,並向政府提出改善建議與報告。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