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加強打擊電話騙案,政府日前建議完善電話卡實名制,擬降低每人可於每間電訊商登記的電話卡數量,由最多10張減至3張。通訊事務管理局通訊事務副總監(電訊) 趙佐達表示,今次建議加強實名登記制的要求,是希望能進一步加強打擊電話騙案力度。
趙佐達今(15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實名登記制已實施了約兩年半時間,累積了營運經驗及數據支持,覺得有空間可以再加強完善實名登記。局方一直有嚴格要求電訊商落實身份登記的法定要求,包括要查證市民身份證明文件的真偽,電訊商亦會定期按要求進行抽查,若未能提供身份證明文件,電話卡就會全數被取消登記不能夠繼續使用。截至今年的5月底,大概有480萬張電話儲值卡,因為客戶未能提供合符登記要求的資料,包括證件有問題,或使用了舊款身份證等而被拒絕登記, 另外有340萬張電話卡,因為未能遵從電訊商的核實要求而被取消登記。





對絕大部分用戶影響非常輕微
對於有意將每人於每間電訊商登記的電話卡數量上限減至3張。他解釋,根據電訊商的紀錄,超過99%用戶都是用個人名義實名登記,因此建議是針對個人登記方面的情況,數據亦顯示,若以電話儲值卡的數量計算,登記1至3張電話儲值卡,佔整體卡數大約九成,但如果以用戶去計算,據數顯示超過97%的用戶都是集中登記1至3張電話卡,所以若建議落實對絕大部分的用戶影響非常輕微。
他稱,如果某一個用戶登記多張電話卡,電訊商會要求提供身份證明文件核實,但據以往核實的經驗得知,超過95%用戶都不會提供資料給電訊商核實,所以有必要加強收緊數額,針對打擊這些潛在濫用的個案。
相關新聞:電話卡實名制|上限擬減至3張 商經局:打擊不法份子濫用 向親戚借出電話卡違法?
設限額牽涉問題複雜需從長計議
他又解釋,市面有29間電訊商可發行儲值卡,但不同電訊商有其不同目標及用戶群組,如有些電信商主要是做外傭服務,或以內地來港讀書的大學生為服務對象,所以有關建議已作出平衡。
至於可否對每人出電話卡總數設限額,他指,借鏡內地經驗,暫時都是以每間電訊商計算,若實施限額的話,可能需要設立中央資料庫,牽涉較複雜問題,所以一定要從長計議,故此暫時第一步先收緊電話卡數量。
葛珮帆倡設個人用戶可登記總數上限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在同一節目表示,昨日的立法會會議上,委員主要關心電話騙案問題,警方數字顯示,今年1至4月收到1816宗騙案,比去年同期上升379宗,雖然整體升幅趨勢及涉及的金額均是下降,但委員們認為一宗都嫌多,均支持政府修例,多管齊下打擊電話騙案。
相關新聞:身份證遺失遭盜用開電話卡 通訊辦發信警告電訊商 田北辰倡設即時通報機制
她指,現時政府正就修例進行諮詢,綜合所有議員的看法,基本上都有幾方面關注點,包括每人可以登記卡的上限由10張減到3張,香港有29間電信商可發行儲值卡,若每人可登記3張等於有87張,容易被犯罪集團或有機可乘,委員會建議除了3張之外,會否再設個人用戶可登記的總數上限。
其次關注是,如果持有10張或以上非自己登記的電話,,會否構成違法行為。雖然警方指只需有合理辯解就不用擔心,但委員都認為刑事責任是否過重,建議政府可考慮以罰款代替刑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