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前遺跡巨石陣長年被視為考古界最大謎團之一,究竟這些巨石如何橫越數百公里落腳現址?最新研究揭示,從該遺跡現場挖掘出的關鍵石塊「紐沃石」(Newall Boulder)與威爾斯山區地層一致,顯示早在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人類便可能動用人力長途搬運,挑戰長年主張冰河搬運的理論。
據《紐約郵報》報道,這項研究刊登於《考古科學期刊:報告》,由阿伯利茲特威斯大學地質學者貝文斯領銜展開。團隊比對「紐沃石」與威爾斯普雷塞利山脈北側的克雷格羅斯伊費林巖層,發現兩者擁有相同的鉿與鋯含量,皆屬葉理狀流紋巖,並含有碳酸鈣沉積層,排除冰河隨機拋灑理論。
貝文斯指出,若真由冰河搬運,類似石塊應散布在索爾茲伯里平原各處,但事實上這類巖石僅出現在巨石陣周邊。他直言:「只要能搬運幾十公尺,就能搬數百公里」,且相較於當地砂巖動輒40公噸,這些藍石僅2至3公噸,難度大為降低,當時已具備繩索、木橇與滑道等工具足以完成此壯舉。
研究也意外發現,原被認為為斑點輝綠巖的「32d號石塊」,實際上與「紐沃石」同為葉理狀流紋巖,進一步證明部分巨石確實來自威爾斯地區。研究指出:「與當地巨型砂巖不同,部分石材可證實源自200公里外的威爾斯。」
儘管大多數考古學家接受「人力搬運論」,但也有如地質學者約翰主張冰河搬運,認為「紐沃石」表面有冰蝕痕跡,應為冰河遺留。然而貝文斯團隊強調該說法「毫無證據支持」,甚至批評將假設當成事實,是對公眾的誤導。
巨石陣坐落於英格蘭南部的索爾茲伯里平原,建造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620年至2480年。早前研究指出,巨石陣的建造可能是新石器時代人們面對「新人口湧入」的正當性危機時,所採取的文化回應。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來自現代德國與荷蘭的移民開始進入英國,改變了當地人口結構。將遠方的巨石運至索爾茲伯里平原,不僅體現了祖先崇拜的概念,也彰顯了凝聚族群的意圖。
研究還揭示,巨石陣可能不僅僅是一座紀念碑,而且可能是當時最大的墓地,同時兼具宗教、太陽曆法以及古老天文台的功能。在冬季,來自不同地區的新石器時代人群會聚集於此,帶著牲畜參加盛宴,進一步強化了族群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