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關於新型電子眼植入物的關鍵臨床試驗取得了顯著成果。一批患者因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AMD)引起的地圖樣萎縮而失明,但在眼球植入微細裝置後,可重拾視力,平均還能閱讀視力表上的5行字。研究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醫生對此成效感到鼓舞,認為這「在人工視覺的歷史上,代表着一個新時代」。
84%植入患者重拾視力
倫敦摩爾菲爾德 (Moorfields)眼科醫院是參與計畫的17個機構之一。該院高級顧問穆基特(Mahi Muqit)說:「失明患者能獲得有意義的中央視力恢復,是前所未有的事。」





隨着黃斑部細胞死亡和中心黃斑消融,黃斑部病變會令患者視力逐漸喪失。這種疾病是50歲以上人群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目前未有治療方法。
試驗涉及38名患者,來自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荷蘭等地的多間醫院,84%的人在安裝設備後視力恢復。他們均患有乾性黃斑部病變 (AMD) 引起的地圖樣萎縮,在接受植入手術前已失去中央視力,周邊視力也十分有限。
裝置大小僅 2mm X 2mm
患者植入的超薄微型的Prima裝置,尺寸僅2毫米乘2毫米大。醫生透過玻璃體切除術,將其放置在視網膜中心下方,手術時間不到2小時。搭配擴增實境(AR)眼鏡,患者便可再次看見。該眼鏡內置一個攝像頭,具有縮放功能,可協助患者閱讀和書寫。患者可以使用眼鏡聚焦,掃描想要閱讀的物體,設備便會啟動。之後經電腦AI,將訊息轉換成電信信號,再通過視網膜細胞和視神經傳入大腦,患者便可閱讀。

來自威爾特郡的威爾遜(Sheila Wilson)是植入晶片的患者之一。她說:「植入晶片之前,我的眼睛就像被塞了兩個黑色的圓盤,外面都變形了。我以前是個書蟲,現在想找回那種感覺。手術過程中能感覺到發生甚麼事,但沒有任何疼痛。」作為「書蟲」,她對於重拾閱讀能力感到非常興奮。
穆奇特強調,患者必須接受眼部訓練和強化復健治療,才能充分發揮這項新技術的益處。「這可不是往眼睛裡塞個晶片就能恢復視力的。你需要學會運用這種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