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銷售攀升 意外提振經濟

零售銷售量連續四個月增長。圖為顧客們依次結賬。中新社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線上線下商品零售銷量環比增長0.5%,8月數據經修正後為增長0.6%,不僅實現連續第四個月增長,且遠超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的0.4%降幅,為近期顯露降溫跡象的經濟帶來關鍵提振。
儘管炎夏過後迎來陰冷潮濕天氣,零售市場仍展現出強勁韌性。數據顯示,9月零售量已攀升至2022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細分品類中,非食品類商品銷售表現尤為突出,環比增長0.9%:家居用品商店銷售額大幅攀升,線上珠寶商更因黃金價格上漲的市場預期,錄得顯著的需求增長,成為拉動非食品類銷售的重要動力。
對於此次零售增長的經濟意義,WPI Strategy首席經濟學家馬丁.貝克(MartinBeck)分析指出:「第三季度零售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已轉為正值,這是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來最強勁的季度表現。」他同時提到,儘管當前家庭仍持有可觀的儲蓄緩衝,若消費者信心能持續改善,非必需品消費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但零售市場全面復蘇仍需時間積累。
零售業回暖的同時,消費者信心指數同步向好。市場調研機構GfK同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家庭信心指數小幅上升2個點,達到-17,與8月水平持平,而8月指數已創下2025年以來的最高值。更值得關注的是,該指數中衡量高價商品購買意願的分項指標,已經升至2022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顯示消費者對大額消費的信心正逐步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無跡象表明,市場對下月底財政大臣李韻晴將公布的預算案中可能包含增稅措施的猜測,對消費者信心產生負面影響。
儘管英國上半年曾是七國集團中經濟擴張速度最快的國家,但近期就業市場狀況持續惡化、經濟增長步伐放緩,已促使市場交易員重新押注央行可能在年底前啟動減息。此次零售數據的超預期表現,將為政策制定者評估經濟韌性、調整政策方向提供重要參考。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