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醫院早前動員超過50名醫護人員,以馬拉松接力方式於38小時內完成4宗器官移植手術,包括2宗肝臟移植、1宗肺臟移植及1宗腎臟移植,器官來自兩名捐贈者,最終有4人受惠,並已出院,目前情況穩定。院方形容,今次多個手術一起進行,堪稱「創舉」,令接受器官捐贈者展開第二人生。今日是「器官捐贈日」,院方呼籲市民登記器官捐贈,令更多器官衰竭患者能夠重見曙光。





捐贈者分處兩間醫院
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總監陳智文表示,今次手術流程環環相扣,各方團隊緊密合作,兩名捐贈者分別在九龍兩間醫院,故於手術當日上午7時30分,院方派出團隊到有關醫院摘取器官,並把握時間,於中午至下午時間同步進行兩項肝臟移植手術,至晚上10時前完成;而肺部移植手術和腎臟移植手術,則分別於較後時間完成。
港島西醫院聯網移植服務協調委員會主席及瑪麗醫院內科顧問醫生馬錦文表示,今次多項手術成功,除了手術團隊努力外,後勤人員都有莫大貢獻,例如器官捐贈聯絡主任負責各個團隊的溝通;手術室團隊負責準備摘取器官的儀器;麻醉科醫生負責使受贈者能隨時準備手術;深切治療部負責時刻密切觀察受贈者手術後的康復狀況等。
現年48歲的受贈者江小姐,於2022年9月確診多發性肝囊腫後,身上有很多俗稱水泡的肝囊,肝的重量有時甚至超過10公斤,令她難以入睡及呼吸,甚至行路不穩,在街上跌倒,需要途人扶起,甚至要放棄工作,她同年10月正式列入肝臟移植輪候名單,等了3年,終於獲院方告知找到合適的肝臟。
江表示,當時心情十分緊張,幸而手術最終順利完成,坦言「好感恩、好開心」,對自己的生活能重回正軌感到愉快,希望可以多些去旅行,做回之前不能做的事,例如上班工作等。
日逾2500人等候器官移植
瑪麗醫院手術室副顧問護師姚淑華表示,目前本港每日有超2,500名病人等待接受器官移植,因此呼籲市民登記捐贈器官,讓病人能夠及早獲得第二次機會。她坦言,由於器官移植手術爭分奪秒,為了提升醫院的硬件配套,瑪麗醫院年底將會陸續遷入「臨床大樓1」,屆時手術室數量增至24間,讓器官捐贈的手術更為靈活,並會引入新技術,如「人工心」,改善輪候病人的存活時間及生活水平。
記者、攝影:曾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