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惡名昭彰的食人殺手、「巴黎吸血鬼」克勞克斯(Nico Claux)近日罕見接受訪問,首次完整回溯自己從童年迷戀死亡,到在太平間偷食屍肉,最終走向謀殺與食人的歷程,其駭人言論再度震撼法國社會。
童年因一件事迷戀死亡 泥足深陷
現年51歲的克勞克斯因1990年代犯下殺人與食人罪行被捕,1997年遭判12年監禁,最終服刑7年多便獲釋。他近日在YouTube節目《Anything Goes With James English》坦承,其異常癖好源於10歲祖父離世後產生的死亡執念;12歲讀到日本食人犯佐川一政在巴黎分屍食人的案件後,開始產生「咬碎、撕裂肉體」的幻想,逐漸演變成性化的戀物傾向。






為了接近屍體,他成年後刻意尋找太平間相關工作。由於當年制度鬆散,醫院勤雜員即可被派往停屍間。克勞克斯自述,當被單獨留在解剖室時,他會偷偷割下屍體小塊肌肉生吃,後來甚至帶回家烹煮。他聲稱真正令他沉迷的不是味道,而是「從未體驗過的感官衝擊與興奮」。
偷食人肉不感滿足 走上殺人成魔之路
但太平間偷取的人肉很快無法滿足他的慾望。1997年,他在網上結識巴黎男子比索尼耶(Thierry Bissonnier),將其誘至公寓後槍殺,企圖分屍食用。惟計劃尚未完全展開,他便因企圖使用死者支票購物而露出馬腳遭警方逮捕。警方其後在他住所內搜出染血器物、血袋、人類胎兒與頭骨祭壇等駭人物品。
克勞克斯多年來被問及人肉味道,他僅以「像馬肉」形容,但強調「味道不是重點,真正驅動他的,是那份不斷湧現的衝動與刺激。」
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出獄後仍以偽造文件多次進入法國各地太平間工作長達13年,並出版多本著作,包括《血之福音》(The Gospel of Blood)及《食人食譜》(The Cannibal Cookbook),自述如何「管理自己的衝動」。
《每日紀事報》與《太陽報》均指,克勞克斯曾闖入墓穴盜取遺骸作為「紀念品」。犯罪心理學者指出,其案例顯示極端偏差可在多年累積後轉化為現實暴力,提醒社會必須提高對精神異常徵兆與暴力傾向的警覺。
克勞克斯的最新訪談再度在法國社會引發廣泛爭議,不少輿論質疑現行制度為何讓曾犯下食人重罪者多次重返太平間工作,認為相關漏洞亟待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