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電力事故頻發 工程師:山頂電塔高危應先加裝避雷裝置

中華電力公司連接元朗至深圳的40萬伏特架空供電系統,今日凌晨電壓驟降,鑽石山鳳鑽苑整座大廈停電逾1小時。資深電機及屋宇裝備工程師何永業向《星島頭條》表示,今次事故與4月6日龍鼓灘電壓驟降事故相似,都是受雷暴影響。他指,現時可通過加裝避雷裝置降低電塔被雷電擊中的可能性,「不是說有裝便百分百不會被打中,但可最大程度降低被打中的可能性。」何續指,理解電力公司資源有限,建議可先在高風險的電塔上加裝避雷裝置,如位於山頂的電塔,及達40萬伏特線路的電塔。因應今年風季雨季將至,他促中電應盡快開展相關工作。

相關報道:政府:非常關注中電電壓驟降事故 不能等待檢討結果 須盡快加強抵禦惡劣天氣能力

中電總裁羅嘉進(中)晚上見記者。徐裕民攝
中電總裁羅嘉進(中)晚上見記者。徐裕民攝

 

中電展示流動發電機。徐裕民攝
中電展示流動發電機。徐裕民攝

 

慈雲山鳳鑽苑局部停電。黎志偉攝
慈雲山鳳鑽苑局部停電。黎志偉攝

 

人員正進行搶修。黎志偉攝
人員正進行搶修。黎志偉攝

 

鳳鑽苑凌晨4時18分恢復電力。黎志偉攝
鳳鑽苑凌晨4時18分恢復電力。黎志偉攝

 

相關報道:多區凌晨疑電壓驟降「閃一閃」 慈雲山鳳鑽苑局部停電

何永業表示,以往有部分電力事故的成因在於設備老化,中電有責任對電力系統作出全面評估,「以往某些零件一年做一次檢查,未來或需改為半年做一次」。他又指,雖然改建地底電纜能減少自然因素對供電的影響,但成本是「天文數字」;且地底電纜亦受地面工作的影響,並非沒有風險。

香港工程師學會電機分部發言人勞偉籌表示,電壓驟降對市民的影響不大,通常在0.1秒内,保護裝置便會將電壓恢復至標準值。他又指,電壓驟降多由外部因素造成,僅寄望電力公司解決電壓驟降是「無可能」,而是要優化大廈的電力系統,如安裝「電壓驟降過渡或自動重啓裝置」,避免市民在電壓驟降時因升降機停止運作受困。至於今次電壓驟降事故,為何導致部分大廈停電逾1小時,勞認為與個別大廈的電力保護系統較敏感、跳掣太快導致停電有關,只需對電力保護系統進行調校便可避免。

記者 郭穎彤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