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26日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德國就業市場將長期高度依賴外籍勞工,據樂觀估計,德國在2040年前每年需要28.8萬外籍勞工來填補人力缺口。
綜合外電報道,這項研究由貝塔斯曼基金會委託德國就業研究所和科堡應用科學大學開展。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德國引進外籍勞工的規模遠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如果不加大引進外籍勞工力度,到2040年,德國勞動力規模將從當前的4640萬人萎縮至4190萬人,降幅約10%;到2060年則可能降至3510萬人。
研究採用兩種預測模型,較樂觀的預測是德國在2040年前每年需要28.8萬外籍勞工,較悲觀的預測數字則是36.8萬。如果悲觀預測的勞工赤字能夠被彌補,則2041年至2060年外籍勞工需求將降至每年27萬人。
勞動力萎縮對德國各地區的影響程度不同。在人口最多的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勞動力將減少10%;在圖林根州、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和薩爾州,衝擊將更為嚴重;即使在經濟更發達的巴伐利亞等州,也會出現勞動力缺口。
貝塔斯曼基金會移民問題專家舒爾茨說,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一代」步入老齡,是造成德國勞動力萎縮的關鍵因素之一。儘管應該優先挖掘本國勞動力潛力,但這不足以解決德國未來十幾年的勞動力需求。
德國新版《技術移民法案》去年11月18日起逐步生效,內容包括推出「藍卡」、簡化認證外國學歷的手續等,以方便掌握專業技能的外籍人員在德國就業。舒爾茨認為這還不夠。她說,德國必須摒棄當前對外籍勞工的限制措施,改善外籍勞工的待遇,各地方政府和企業合力打造「更歡迎移民的文化」,否則外籍勞工不會願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