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港女童遇害案引發的公眾怒火日益高漲之際,有官員透露,政府將對《反恐法》進行全面修訂,並向科技公司施壓,要求刪除當下流行的一股可引發謀殺行為的網絡暴力浪潮。
《衛報》報道,兇手魯達庫巴納在刺死3名女童之前,曾在自己臥室流覽過暴力內容。事件曝光後,首相施紀賢表示,「只需點擊幾下,人們就能看到一個接一個的恐怖視頻,這些視頻在某些情況下永遠不會被刪除。」他承諾修訂法律,依據恐怖主義法律起訴襲擊者。
南港女童遇害案發生前,魯達庫巴納曾3次被建議轉介到反激進主義項目Prevent處理。然而,該項目每一次都決定不受理此人的案件,該部門官員也只見過他一次。
英國通訊管理局表示,在網上看到描述或鼓勵暴力或傷害內容的人數在逐年增加。在18歲及以上年齡段的用戶中,11%的人看過此類內容,而一年前的比例為9%。
在施紀賢警告有必要「保護我們的孩子免受網絡暴力浪潮影響」後,科技大臣凱爾向暴力內容最嚴重的網絡平台發出信號,稱它們不應等到首相發話後才撤下殺人犯們正在流覽的材料,他們從這些材料中找到了快感。
此外,內政大臣顧綺慧也呼籲企業採取行動,稱它們「不應通過危及兒童生命的內容來獲利」。她還透露,根據《網絡安全法》,針對非法內容的行為準則將於今年3月生效,關於兒童的安全準則也將於今夏生效。
負責倫敦警察廳反恐行動的前高級警官尼爾.巴蘇也警告,放鬆內容管控可能導致暴力事件增加。「(人們)很容易就能接觸到大量內容,想要多少暴力就有多少暴力,但幾乎沒有控制或節制……接觸到網絡暴力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他說,「社交媒體公司不夠負責任。」
本月早些時候,運營Facebook和Instagram的Meta公司宣布對其內容審核政策進行改革,其創始人朱克伯格承認,這些變化意味著它將「捕捉更少的不良信息」。
本周,在南港案兇手認罪後,施紀賢宣布進行公開調查,並承諾立即設法修改法律,讓實施「極端個人暴力」的人被指控為恐怖主義。高級律師、恐怖主義法律獨立審查員喬納森.霍爾將研究相關法律的運作方式,以及是否需要擴大定義。然而,一些議員擔心擴大恐怖主義的定義可能危及公民自由。
保守黨前大臣大衛.大衛斯表示,政府應該對這一想法保持警惕,「安全問題總是成為侵蝕公民自由的藉口,但加強安全的措施幾乎不起作用,所以國家一直在擴大措施。我們想要先發制人,但最終懲罰的卻是無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