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造船廠在經歷數十年的衰落後正在反彈。路透社援引海事專家希拉達基斯的話稱,「造船廠的繁榮讓希臘重新成為地中海的維修中心,雖然它們無法取代土耳其和亞洲的大型造船廠,但可以獲得很大一部分(訂單)。」希臘媒體「Greek Reporter」稱,隨著斯卡拉曼加造船廠的重啟和哈爾基達地區生產活動的增加,希臘造船業即將復興。
路透社稱,雖然希臘擁有5500艘商船,但該國的造船廠卻輸給了競爭對手。歷史上,希臘是造船和維修強國,尤其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然而,1980年代以來,希臘造船業逐漸衰落。亞洲則逐漸崛起成為主要造船中心。根據英國航運諮詢機構克拉克森最新資料:按修正總噸計,2024年新接訂單量排名全球前十的企業中,有7家為中國企業,其餘3家來自韓國。
數十年來,希臘3家主要造船廠一直被錯綜複雜的法律和債務糾紛束縛,但近年來這些問題得到解決。這些船廠也引起了投資者的興趣。雅典西部郊區是大多數造船廠的所在地,這些地區也迎來復蘇。在海邊小鎮帕拉馬,有數十家公司為大型造船廠提供分包服務。十年前,該地區的失業率高達40%,如今已大幅下降。
與此同時,希臘船東依舊在航運市場保持主導地位,控制著全球約1/5的遠洋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