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石油交易賺取暴利的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去年憑空消失上百噸黃金,《莫斯科時報》報道時形象地稱俄羅斯「存錢筒」已逐漸枯竭。俄財政部回應說,可能出售黃金,用於投資國有企業等目的。
《莫斯科時報》指出,截至2025年1月1日,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的黃金儲備量只剩下187.7噸,而2024年年初還有358.9噸,黃金儲備量減少171.2噸,相當於年減48%。
值得注意的是,俄財政部去年只報告一次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出售黃金的消息,時間點是12月,出售58.9噸,目的是用於彌補赤字。換句話說,若扣除58.9噸黃金,其餘112.3噸黃金不知去向,形同「失蹤」,佔該基金去年初所持金條的1/3。
若進一步細看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每個月的黃金儲備量,發現幾乎每月都有黃金「消失」的情形:2月消失0.9噸黃金,3月消失23.2噸,4月0.5噸,5月4.7噸,6月減少14.2噸,7月減少4.7噸,8月損失5.6噸,9月1.2噸,10月8.5噸,11月少了4噸。但俄財政部並未提及上述月份的黃金出售情形。
《莫斯科時報》評論,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多年來靠著石油交易獲取暴利,因而有「小豬撲滿」、「存錢筒」之稱,不過如今「存錢筒」已逐漸枯竭。
俄財政部回應,財政部可能出售黃金,並將資金投資於支持國內經濟部門有關等俄國金融資產。
根據俄財政部數據,2024年,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投資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Rostec)達3400億盧布,投資對外經濟銀行2360億盧布,投資俄汽車運輸公司810億盧布、國家運輸租賃公司780億盧布、俄天然氣工業銀行750億盧布。
《莫斯科時報》指,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運用黃金及人民幣等流動資產來彌補預算漏洞、投資國企,不過自俄烏戰爭開始以來,3年來該基金流動資產規模已縮水760億美元,今年初只剩375億美元,是該基金2008年成立以來最低。
烏克蘭媒體The Odessa Journal原因烏克蘭對外情報局稱,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黃金儲備量大幅下降,原因在於俄財政部出售黃金以彌補預算赤字,顯示受戰爭及西方制裁影響,俄聯邦預算資金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