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90%的大學生承認使用AI輔助學習,其中19%會直接抄襲AI輸出內容。而在披露AI紀律數據的羅素集團高校中,僅有51人因濫用AI受罰,佔2萬餘名本科生的0.25%,相當於每400名濫用AI的學生中只有一人會受罰。
《泰晤士報》報道指,有著「常春藤聯盟」稱號的羅素大學集團一直承諾秉持「嚴謹與誠信」的辦學原則。但最新資料顯示,在該集團下屬高校中,因濫用人工智能(AI)進行學術剽竊而受罰的學生比例「低得驚人」。
「鑒於幾乎所有學生都在用AI輔助完成課業,如此低的處罰率意味著大量違規行為未被察覺。」HEPI政策經理弗里曼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在24所羅素集團高校中,有9所大學坦言未專門記錄AI相關處罰案例,儘管該集團所有高校的校領導此前已聯合簽署學術誠信承諾。一位羅素集團課程負責人估計,至少1/3學生使用AI工具時違反學術規範,其中10%直接提交完全由AI生成的作業。
面對技術挑戰,杜倫大學、倫敦國王學院等4所高校證實,他們已開除一些濫用AI輔助完成課業的本科生。羅素集團表示,生成式AI的興起對高等教育行業構成共同挑戰,各校正與外部專家合作制定政策框架,調整教學評估方式以確保AI被合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