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捕撈魚鰾 衝擊圭亞那漁業

位於南美洲北部的圭亞那成為非法捕撈魚鰾之地。法國電視一台報道說,對乾魚鰾的需求已經給法屬圭亞那漁業帶來災難,當地政府正在快速採取行動以控制市場。魚鰾產業爆炸式增長,「就像一場漁業淘金熱」該當地漁業帶來了嚴重的生態混亂。
當地漁民阿基萊告訴記者,在不知道魚鰾真正價值之前,我們都把它仍在海里,現在不一樣了,漁民都知道它可以賣出高價。
報道指,傳統上華人喜歡將魚鰾炖熟成膠狀,認為魚鰾曬乾後的「花膠」可以治療食道癌、胃癌或滋補肝腎以及治療婦女腰酸痛。在香港市價可以達到每公斤2000歐元。圭亞那的漁民也可以把魚鰾賣到每公斤300至400歐元。
最搶手的是蘇里南犬牙石首魚。蘇里南犬牙石首魚生活在加勒比海沿岸的沙質海底,鄰國的捕獵者也來搶食。當局現在定期上船搜查非法捕撈品。
圭亞那漁業協會納洛維奇說:「有些外國船隊只要魚鰾,他們把剩下的魚扔回海裏,因為它們利潤較低。」
這種非法捕撈給圭亞那的漁業資源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曾經在水域中隨處可見的紅色海鱸魚正在逐漸消失。當地政府正在呼籲人們提高意識。
船長皮埃爾.朱貝蘭表示,「要獲得一公斤魚鰾,需要數百公斤的魚,這些魚一般都會被扔進海裏,因為魚鰾的價值比魚本身高得多」。但與利潤豐厚的交易相比,生態問題並不重要,該項交易的年營業額估計為3.65億歐元。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