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納粹德國投降8日屆滿80周年,48家德國大型企業罕見發表聯合聲明,首次明確承認在納粹政權罪行中扮演關鍵角色,並呼籲在極右勢力崛起的當下,企業必須共同守護德國民主。
中央社報道,這份聲明由德國化工巨頭拜耳、巴斯夫、贏創工業和西門子共同發起,言明當年德國企業曾助長納粹政權的鞏固,並坦承「許多企業及其當時的決策者只顧自身利益,深陷其中。」聲明指出,若沒有1930年代政治、軍事、司法及經濟決策層的集體失職,納粹不可能在1933年順利掌權。
簽署人強調,有責任持續提醒世人納粹時代的罪行,因為歷史時刻警示民主的脆弱。聲明表明,企業界將共同對抗仇恨、排斥與反猶主義,強調這段歷史「不容也不會被劃下句點。」聲明同時對當前全球極右翼勢力崛起現象提出警示。
此次共有48家大型德國企業負責人簽署聲明,包括阿迪達斯、BMW、大眾汽車、漢莎航空、安聯集團及德國鐵路等,幾乎囊括德國經濟的主要代表。拜耳執行長安德森表示,今年1月,他與巴斯夫及西門子執行長一同出席奧斯威辛解放紀念活動,之後決定共同發起這項倡議,廣邀其他企業響應。
拜耳、巴斯夫和贏創工業皆為納粹時期化工巨頭IG Farben的後繼公司。IG Farben當年透過併吞被沒收的猶太企業迅速擴張,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化工與製藥集團,也是納粹政權的主要金主之一。在極權體制下,IG Farben大規模使用強迫勞工及集中營囚犯,並主導興建首座由私人企業規劃的奧斯威辛第三集中營「蒙諾維茨」。其子公司生產的「齊克隆B」毒氣,被廣泛用於集中營毒氣室,造成無數死難。
戰後許多德國企業高層曾因剝削勞工和集中營囚犯受軍事法庭審判,卻多半缺乏懺悔態度。這次聯合聲明格外罕見,被視為德國企業界面對歷史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