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降關稅|《華爾街日報》社論:特朗普沒有贏 更像投降 高關稅政策遭徹底否定

中美在瑞士日內瓦達成出乎意料的大規模經貿協議,大幅互降關稅,令全世界跌破眼鏡。《華爾街日報》發表社論表示,在此一仗中,總統特朗普並沒有勝利,而是更像「投降」,並意味著他的高關稅政策已遭徹底否定。

該社論在一開首便指出,特朗普的「解放日」高關稅政策,其遭否決之徹底、之迅速,實屬罕見,而否決者正是特朗普本人。

《華爾街日報》社論在一開首便指出,特朗普的「解放日」高關稅政策,其遭否決之徹底、之迅速,實屬罕見,而否決者正是特朗普本人。法新社
《華爾街日報》社論在一開首便指出,特朗普的「解放日」高關稅政策,其遭否決之徹底、之迅速,實屬罕見,而否決者正是特朗普本人。法新社

社論續指,週一上午,特朗普同意縮減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這已是他不到一週內的第二次重大讓步。投資者對這項邊境稅的暫緩措施表示歡迎,因為這意味著雙方從相互貿易毀滅的邊緣退了一步回來。分析師克利夫頓(Dan Clifton)估計,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退讓相當於約3000億美元的關稅減免,形同一次巨大的稅收減免。

社論表示:「與上週與英國達成的有限協議一樣,與中國達成的協議更像是投降,而非特朗普的勝利。除了關稅的削減外,雙方均未宣布在影響中美關係的實質性貿易問題上做出任何更廣泛的讓步。」

社論形容特朗普上任後推出的高關稅政策是「自傷策略」,所造成的悲劇之一是,破壞了人們對美國經濟和政治上的信任,削弱了團結各國圍堵北京的機會。社論又回顧了近四個月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自特朗普最初宣布關稅以來,他的讓步包括:對根據《美墨加協定》(USMCA)生產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的豁免;對除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暫停90天的對等關稅;對iPhone和電子產品的中國關稅豁免;與英國達成的迷你協議;以及現在對中國關稅的90天暫緩。

「即將出現的結果是10%的全球關稅,以及對中國更高的(但不是145%)關稅。在暫停對等關稅期間,據稱正在與數十個國家進行的談判,可能會在為美國企業開放市場方面取得一些邊際進展。但迄今為止,特朗普承諾的實質性貿易協議幾乎沒有任何跡象。」社論道。

因此,社論估計,在經歷了數週的市場動盪之後,經濟面臨更高的貿易成本和更大的商業不確定性,「但至少從「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2.0」(Smoot-Hawley 2.0)的邊緣退了一步,投資者、企業和家庭可能會歡迎這一結果,這比特朗普最初的計劃要好得多」。

但10%的全面關稅仍然是特朗普上任前美國平均關稅率的四倍,社論認為,這為特殊利益集團遊說關稅減免敞開了大門,但損害了其他所有人的利益,受美國企業將逐漸失去競爭力。

「如果說這場動盪有什麼一線希望的話,那就是市場迫使特朗普從他的狂熱夢想中退縮,即所謂的高關稅「黃金時代」。這個時代沒有持續兩個月,而且與其說是黃金,不如說是鉛。」社論諷刺地寫道。

社論又指,經此一役,作為特朗普「解放日」高關稅政策主要設計者的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已被全盤否定」。

最後,社論指,特朗普可能不願承認,但他確實發動了一場與自由貿易主義較量的貿易戰,並且輸了。他不是第一個吸取這個教訓的美國總統。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