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居歐盟末流」 法國小學教育面臨失敗

學業水平過低、教育不平等加劇……法國審計法院5月20日發布報告稱,法國基礎公共教育政策已經面臨「失敗」,應該「重新思考當前的辦學模式」。
據法新社報道,法國審計法院在報告中指出,儘管過去10年來,國家在小學教育(從幼稚園到小學畢業)上的財政投入不斷增長,學生成績卻在下滑,與歐洲鄰國相比尤其如此。報告還稱,這是「一種失敗的局面」。
為此,審計法院援引了多項國際研究數據作為依據。例如,2024年國際數學和科學趨勢研究(TIMSS)顯示,法國小學四年級(CM1)學生的數學成績在歐盟國家中排名墊底;而2023年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則表明,該階段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雖然較為穩定,但在歐盟依然屬落後水平。
報告還說,除了學生成績「讓人難以接受」,「教育不平等」現象也在日益加劇,其中涉及到性別不平等、社會階層差異以及區域不平衡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歸咎於學校運行模式與學生實際需求之間的嚴重脫節」。
審計法院的院長Pierre Moscovici表示,根據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2010年的報告,法國學校的教學時間安排無論以日、周還是學年為單位看,都不符合兒童生理節律學的原則。
他以「一周四日制」為例批評說,這種校曆安排「有害而無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CDE)內的「主流模式」是「足時的一周五日制」,而「四日制」僅存在於法國的小學教育中。
報道稱,2014年,法國曾推出一項極具爭議的教育改革,將每周上課時間恢復為四天半,但2017年,時任教育部長Jean-Michel Blanquer再次授權市鎮政府可自行選擇「一周四日制」。到2018年,已有85%的市鎮重新實行一周上四天課的學時安排。
除了批評現行的教學作息制度,審計法院還主張「提升教育服務品質,真正惠及學生」,重點是提升教師職業的吸引力。鑒於法國長期以來更重視對中學教育的投入,審計法院建議繼續推動「初等與中等教育資源配置的再平衡」。
對此,全法初等教育工會秘書長大衛表示,「毫無疑問,教育機構正在經歷一場危機,不平等現象正在加劇。」在她看來:「但這份報告並沒有給出解決教育問題的良策……要想提升學生水平,必須重視教師培訓,保障學校以班級為單位的人員配置。」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