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能否穩定收息?先求知後投資 勿忘四大風險|久利生

內地爆出穩定幣傳銷騙局,200萬會員血本無歸,平台創辦人捲款130億元人民幣後潛逃海外,更在微信群組嘲諷受害者,聲稱苦主該「感謝他」;對於他曾承諾投資者可獲得高達日息2厘的驚人回報,只是「拿走了不屬於符合你們智商的財富」。很明顯,最大問題不是資產而是認知,與其相信年息600幾厘,不如先求知、後投資。

交易量已超越兩大信用卡

穩定幣是一種與法定貨幣(如美元及人民幣等)或其他穩定資產掛鈎的加密貨幣,旨在降低加密市場的價格波動。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穩定幣交易量高達27.6萬億美元,是一個甚麼概念?這超越了Visa和Mastercard的總交易量,市場總值從2024年2月的1,380億美元增至今年5月的2,300億美元,凸顯其在數位支付、交易結算及DeFi生態中的核心地位。

收益型穩定幣錢從何來?

本文探討的收益型穩定幣,則可說是穩定幣的高配版,除價格穩定外,還能夠生成收益。當然很多司法管轄區包括香港都未獲許可,但從理財角度討論亦無妨,而這些收益主要來自三方面機制,簡單分為:

1. 傳統金融資產(RWA)收益:收益型穩定幣投資於傳統金融資產(如美國國債、銀行存款)以生成穩定收益(單位數),例如通過投資BlackRock的短期國債ETF。

2. DeFi原生收益:DeFi協議通過借貸或流動性挖礦生成收益,例如允許用戶存入儲蓄合約,根據儲蓄率獲得利息,收益率可以有單位以至雙位數,隨着市場需求而波動。

3. 加密衍生品收益:部份收益穩定幣透過加密衍生品策略創造回報,例如利用中性對沖策略,通過永續期貨的資金費率產生收益。此策略可帶來較高回報(雙位數),但技術複雜且風險較高。

收益型穩定幣市場增長迅速,從2023年8月的6.6億美元增至今年5月的90億美元,佔穩定幣市場的4%。有報告預測,若此趨勢持續,有可能在未來數年佔穩定幣市場半壁江山,總鎖定價值有望達到數千億美元,反映投資者對低風險、高流動性,兼具收益潛力的資產需求日益增長。

具4大優勢 惟本港禁生成利息

其實穩定幣技術十年前已出現,只是到近年獲監管機構接受同認可。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制定加密貨幣監管框架。《穩定幣條例》亦將於今年8月1日生效,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負責監管法幣穩定幣,但明確禁止穩定幣用於生成利息或收益,以確保其作為支付工具的穩定性及合規性。至於在全球範圍內,收益型穩定幣具有顯著優勢,包括:

1. 結合穩定幣的低波動性與傳統投資的收益潛力,例如有USDY產品可提供約3.85厘的年化收益率,與美國國債收益相當,適合追求低風險回報的投資者。

2. 可在區塊鏈上24/7全天候無間斷交易,毋須依賴傳統金融機構的營運時間,提供極高的靈活性,特別適合全球化投資需求。

3. 通過代幣化傳統資產(像政府債券),將TradFi的穩健性引入DeFi生態。多間機構積極參與DeFi,其中包括股價近日新高的BlackRock,某程度上顯示市場對收益穩定幣的認可。

4. 相較於傳統銀行存款,以至其他的市場基金,其收益率通常更高,且投資者可保留資產控制權,毋須依賴第三方托管。 

由於本地發行人無法正式推出收益型穩定幣,投資者要參與的話,理論上需轉用國際平台所提供像USDY產品,但投資收益型穩定幣應需遵守香港的KYC(了解你的客戶)及AML(反洗錢)等基本規定,一來確保合規性,二來提高投資門檻。

謹慎評估4大投資風險

追求穩定回報的投資者可選擇基於美國國債的穩定幣,而願意承擔較高風險者,則可考慮像DeFi原生收益產品。DeFi的靈活性允許將收益再投資於其他協議(如流動性挖礦或借貸平台),實現複利增長,但需謹慎評估風險。至於投資風險,收益型穩定幣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 智能合約風險:DeFi協議依賴會自動執行協議的智能合約,假若存在漏洞或被黑客攻擊,可能導致資金損失。

2. 監管不確定性:投資國際上的收益型穩定幣可能面臨額外監管審查,投資者需確保平台符合所在司法區的合規要求。

3. 市場風險:相關回報可能因市場波動而受影響。例如,個別依賴永續期貨資金費率,若市場不就,收益率可能會下降。

4. 收益波動性:DeFi原生收益隨市場供需變化,可能在短期內不穩定,投資者需評估長期收益可靠性。

投資者大可通過國際平台參與收益型穩定幣市場,包括選擇經過審計且透明的平台,當然仍要自己詳細研究項目的白皮書及審計報告,亦可將資金分配至不同類型的收益型穩定幣,以平衡回報及風險。

久利生 facebook專頁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