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里多尼亞立國後仍屬法國

法國總統馬克龍、總理貝魯和海外領土部長瓦爾斯在巴黎愛麗舍宮會見新喀里多尼亞民選官員和代表,他們達成協議,允許在法蘭西共和國內建立一個「新喀里多尼亞國」。路透社

法國12日宣布與新喀里多尼亞島達成「歷史性協議」。根據協議,去年飽受致命分離主義暴力事件蹂躪的這個海外屬地將繼續屬於法國,但同時被賦予新喀里多尼亞國身分。

據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社群平台X發文宣布:「共和國內部的新喀里多尼亞國(State of New Caledonia):這是一場對信任的賭注」。他也稱讚這項「歷史性」協議。馬克龍還表示:「經過2項協議和3次全民公投,新喀里多尼亞將開啟與法國和平關係的未來新篇章」。馬克龍先前呼籲,應透過談判,打破新喀里多尼亞親法派與獨立派之間的僵局。
新喀里多尼亞民選官員以及政治、經濟和民間領導人日前齊聚巴黎附近,共同制定該領土的憲法架構。經過10天的談判,各方同意成立「新喀里多尼亞國」。
法國海外領地部長瓦爾斯說:「這是個明智的妥協,既能維持法國與新喀里多尼亞之間的聯繫,又能賦予這個太平洋島國更多主權。」
據報道,去年的分離主義暴力事件共造成14人喪生,估計該地區的損失高達20億歐元,國內生產總值(GDP)也下降了10%。
新喀里多尼亞約有27萬人口,距離巴黎近1.7萬公里,自19世紀以來一直處於法國的統治下。二戰結束以後啊,法國給新喀里多尼亞設了個過渡期,讓當地的人通過投票來決定未來。這種做法在太平洋的很多國家和地區也都用過呢。
2018年的時候,新喀里多尼亞搞了一次公投,結果有超過一半的人,具體是56%以上,還是想留在法國的。到了2020年的第二次公投,這個比例稍微降了一點,變成了53%,但還是大多數人不想獨立。
到2021年的第三次公投,有96%的人說要留在法國。不過這次公投時正好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很多支持獨立的原住民都沒法去投票,他們覺得這樣不公平,要求把公投推遲一下,可法國政府沒同意。最後這次公投參與率只有40.3%,不到一半的人去投票了。就算把那些沒去投票的人也算上,還是有不少人支持不獨立的。
最近法國出台了一項新規定,直接打破了新喀里多尼亞一直以來的平靜局面。本來這個地方是由當地的原住民自己管理,屬於自治狀態。結果法國突然宣布,只要在那兒住了超過十年的歐洲人,也能參加選舉了。這又激起很多當地原住民的義憤。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