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盟週一(14日)指責美國阻撓達成貿易協議,並警告若雙方最終無法達成協議,美國在8月1日實施懲罰性關稅,歐盟將會因應採取報復措施,針對價值720億歐元(約84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反制關稅。
特朗普確認:歐盟代表團將赴美談判
其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表示,願與歐盟及其他貿易夥伴進一步磋商,並透露歐盟官員即將訪美進行談判:「他們(歐盟)想達成不同形式的協議,我們始終願意對話,包括與歐洲。」


相關新聞:俄烏戰爭|特朗普:俄羅斯若50天內未能與烏達成停火 將加徵100%關稅
此前,特朗普於7月12日宣布,自8月1日起對歐盟及墨西哥大部分進口商品徵收30%關稅,對加拿大徵收35%關稅,並對日本及南韓等亞洲經濟強國發出類似警告,進一步升級貿易戰。
歐盟至今避免採取報復措施,以防「以牙還牙」的關稅戰螺旋式升級,包括宣布延長對美國關稅反制措施的暫緩期至8月。但布魯塞爾會議後,歐盟部長們立場轉趨強硬。主持會議的歐盟輪值主席國、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在會後說,歐盟成員國認為美國的關稅威脅是絕對不可接受。
作為歐盟貿易談判團隊負責人的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表示,目前與美方仍有繼續談判的空間,但強調「拍手需要雙方配合」,警告若談判失敗,歐盟27國將採取對等反制措施。
謝夫喬維奇透露,歐盟委員會已向成員國提交新報復方案,針對價值720億歐元(約84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作為談判破裂的備案。
不過,意大利外交部長塔亞尼向傳媒提及的報復性美國商品關稅清單,金額與謝夫喬維奇有出入,為210億歐元(約245億美元)。
相關新聞:關稅戰|歐盟延後報復美國鋼鋁關稅 冀本月達成貿易協議
德國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受關稅威脅尤重。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於7月13日表示,30%關稅將「重創德國出口產業」。德國工商總會主席沃爾克·特賴爾(Volker Treier)呼籲迅速採取行動,稱「與美國的關稅衝突對眾多德國企業構成嚴重威脅,需強硬談判以避免跨大西洋貿易崩潰」。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同日表示,相信在8月1日前可與美國就安全問題達成協議。她澄清,任何協議均不會涉及美國軍隊進入墨西哥領土,此前特朗普曾提出類似建議。白宮確認,對墨西哥的30%關稅不適用於《美墨加協定》(USMCA)框架下的商品,涵蓋墨西哥對美出口的大部分貨物。
白宮經濟顧問凱文(Kevin Hassett)表示,與歐盟、加拿大及墨西哥的貿易談判仍在進行。
南韓首席貿易代表俞漢九(Yeo Han-koo)於7月14日表示,南韓有望在截止日期前與美國達成「原則性協議」,並願意開放農業市場以換取關稅減免。《韓國先驅報》引述俞漢九稱:「20天不足以制定包含所有細節的完美條約,但可先達成原則性共識,然後繼續談判。」南韓力求避免對其汽車及半導體等關鍵產業徵收25%關稅,日本亦面臨相同關稅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