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登高一呼 西方多國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民眾近日在巴黎參加抗議活動,呼籲在加沙立即停火。路透社

法國總統馬克龍先前登高一呼,表示將在9月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儘管受到美國和以色列強烈譴責,但也得到英、加、德等國「有條件」響應,使得馬克龍取得罕見的外交勝利。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同樣在聲明中表示,通往承認巴勒斯坦國和「兩國方案」的進程「必須立即啟動」。
英國首相府聲明稱,如以色列不能改善加沙地帶的人道局勢並實現長期和平,英國將在今年聯大開幕前承認巴勒斯坦國;加拿大、馬爾他等國之後亦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葡萄牙總理蒙特內哥羅的辦公室近日宣布,葡國政府將就9月在聯合國大會承認巴勒斯坦國一事,諮詢總統和國會。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近日也談到,由於加薩走廊的人道危機,以及一些國家推動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在外交上日益孤立。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牛新春認為,嚴峻到如此程度的人道主義危機,導致西方多國民眾反應強烈,要求國家採取行動;國際上大量主權國家、國際組織紛紛譴責以色列,若此時保持沉默,可能被視為與以色列站在一起,將付出相應的國際政治成本。
中東問題專家董漫遠進一步分析稱,近年來英法等歐洲國家回教徒人口不斷增長,對國內政治影響力提高,執政者有意爭取回教徒選民支持;另一方面,由於能源、安全等實際利益需要,歐洲國家希望和阿拉伯世界保持良好關係。此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歐洲國家一直注意同美國的立場保持距離,通過增加對加沙地帶人道主義援助等方式博取國內回教徒選民和阿拉伯國家的好感。
隨著加沙地帶人道主義局勢的惡化以及國際社會施壓,以色列近期一定程度上調整了對人道主義援助的管控。7月27日起,以色列在加沙部分地區每天暫停軍事行動10小時,並開闢新的援助通道;約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比利時、法國等陸續向加沙地帶空投援助物資。
專家也坦陳,實現持久和平是成功落實「兩國方案」的前提條件。但出於對各自內外因素的考量,以色列和哈馬斯很可能持續「邊打邊談」的局面。因此,儘管西方多國就承認巴勒斯坦國作出積極表態,但推動「兩國方案」的真正落實依然任重道遠。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