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盟於週二宣布暫停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作為上個月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的一部分。這一決定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週簽署行政命令後做出,該命令從上週五起對大多數歐盟產品實施15%的關稅,此前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在7月底於蘇格蘭與特朗普會晤時同意該安排。本來歐盟此前已準備好對價值930億歐元(約109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商品徵收更高關稅,這些措施原本定於週四生效,若談判失敗將實施。
一名高級歐盟官員表示,暫停報復性關稅「反映了一項政治協議已達成」,雙方目前正按此協議執行。該官員補充,報復措施已被「放回冰箱」,必要時可重新啟用。華盛頓與布魯塞爾仍在協商聯合聲明的文本,但部分關稅細節尚未最終敲定,包括美國將歐洲汽車關稅從27.5%降至15%(對德國汽車業至關重要)的時間表仍不明確,哪些產品將享有零關稅也未定。該官員說:「我們非常努力確保汽車也能立即獲得關稅減免,我們正在努力實現這一點。」
歐洲鋼鐵和鋁材出口(目前面臨50%關稅)的談判也在進行中。歐盟尋求「關稅配額」安排,即歷史貿易量內的出口享受較低關稅,超出部分接受更高稅率,但美國官員尚未認可此概念。官員稱,鋼鐵問題「在政治層面已達成共識」,但需「更多時間」細化。最終,歐盟多數國家需批准部分協議內容,例如降低對美國某些出口的關稅,但這將在「最終協議達成後」進行。
該協議遭到包括法國與德國在內的國家批評,認為歐盟讓步過多並接受了較高關稅。德國財長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週一表示,歐盟在與美國談判中「太軟弱」,德國「對取得的結果不滿意」。對此,歐洲委員會週二反駁,稱「這一切都在我們的成員國明確信號下進行」,並強調協議避免了全面貿易戰及美國撤回歐洲安全承諾的威脅。馮德萊恩的協議包括投資承諾及更多購買美國武器和能源產品的計劃。一名官員表示,「我們選擇了較不糟糕的選項,認為這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