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大學齊出招防詐騙 未填警方問卷港大可禁入圖書館 教大限領學生證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任何人或機構皆有機會「中招」,其中新來港學生更成為重點詐騙對象。今年初香港大學透露逾60名學生墮入詐騙案,損失逾6000萬元,校方之後要求學生填寫警方問卷,否則無法進入圖書館。新學年快將展開,本港9間大學相繼推出防騙問卷、講座等,有大學表明必須完成問卷,始能辦理學生證。

港大去年60學生遭詐騙

港大生被詐騙事件,據報絕大部分是內地生,受騙時間集中在去年9月至10月開學之初,且多是一年級本科生;也有碩士生收到「公安」電話聲稱捲入刑事案,被騙到泰國酒店,騙徒再向其父母訛稱她被綁架,勒索900萬元,幸最終識破才避免損失。

多間大學均表示與警方有合作,提防詐騙。資料圖片
多間大學均表示與警方有合作,提防詐騙。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教大:在校生須每年填問卷 否則無法訂運動設施

警方近年大力宣傳「提子」,也跟大學學生辦事處合作,推出由警方設計的防騙問卷。筆者向9間大學查詢新學年安排,全部表示學生必須完成防騙問卷或學習套件。其中港大將要求新生強制測驗,所有2025/26學年新生須完成警方新版「反詐騙網上學習套件」測驗並取得合格成積;未按時完成者,將暫停部分校園設施如圖書館和學習空間使用權限。校方在開學前亦為新生安排線上講座,邀請新生及家長參與。

教育大學亦有類似「辣招」,針對非本地新生,教大特別設計「防範最常遇詐手法」問卷,學生接受入學取錄時,須完成問卷並達標,才能上傳照片辦理學生證。而所有本地及非本地新生,入學前必須完成警方反詐騙問卷,才能領取實體學生證。新學年起,所有在校學生於每學年開始前,須達標完成指定問卷,否則無法使用圖書館及預訂校內運動設施。

多間大學均表示與警方有合作,理大去年已要求學生填寫警方設計的網上訓練課程及測驗;校方亦與警方設立15個微信群組,為非本地生提供防騙資訊。中大則指,內地學生及其家長須參加開學前舉辦的防騙活動,當中特別邀請警方、海關及本地銀行代表分享,介紹詐騙手法及防範建議。

科大設「港漂報案室」通訊群 城大與電訊商合作

科大表示,新學年所有新生均須完成並通過由警方設計的「防騙評估」;針對「港漂」學生受騙,科大與警方開設「港漂報案室」通訊群組,以便同學獲即時支援。嶺大提到,大學按年錄得的詐騙案涉及金額按年減少逾50%,校方在新學年將要求所有新生完成反詐騙學習套件。 

大學防騙宣傳可謂「無孔不入」,其中浸大在學生宿舍所有房間,張貼校方設計的防騙宣傳圖貼,亦於校園告示板、飯堂等張貼海報。城大則透露,將與本地電訊商合作,為學生提供可靠的本地電話及數據費用計劃選擇,從源頭堵截可疑來電。都大指新學年起,所有新生使用內聯網時,將收到完成網上學習套件的提示,又強烈建議學生留意新聞,免墮騙局。

議員:填問卷可確保學生接觸防騙資訊

身兼嶺大校長特別顧問的立法會議員劉智鵬認為措施合理,因學生非經常查看郵箱,令防騙信息未能傳遞,部分大學即使設立內地生群組,成效亦不顯著,而要求完成防騙問卷,可確保學生必須接觸防騙資訊。他笑言措施落實後,學生「無咁易落搭」,萬一被詐騙亦懂向學校求助。

有政界人士直言,內地生較「聽話」,收到「官員」電話容易信以為真;而內地有句話叫「窮家富路」,即出門多帶錢傍身,加上家庭背景等因素,內地生便容易成為騙徒獵物,提高防騙意識實有必要。

聶風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