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贏議會多數 挪威首相有望連任

挪威首相斯托勒在工黨選舉活動中發表演說。路透社

挪威8日舉行新一屆議會選舉,執政的左翼聯盟在投票中勝出,首相斯特勒(Jonas Gahr Store)有望繼續執政。與此同時,反移民的右翼民粹主義政黨表現強勁,成為議會第一大反對黨。
法新社報道,根據電視台TV2和NRK基於提前投票的初步預測,左翼陣營在169個席位中將贏得87至89席,勉強保持多數。自2021年起執政的斯特勒雖然預計將繼續掌權,但將領導一個少數派政府。斯特勒在首批結果公布前對支持者表示:「我有一種好預感,我們打了一場漂亮的競選。」
工黨預計以約28%的得票率位居第一,但如果要繼續執政,仍需聯合中間黨、綠黨、激進左翼和共產黨等其他左翼力量,儘管這些政黨在多項議題上存在分歧。
此次選舉另一大看點是右翼民粹主義、反移民的進步黨得票翻倍,躍升為最大反對黨,預計獲得超過24%的選票,明顯超越保守黨,後者僅獲14%左右,遠低於2021年的20.4%。該黨在年輕男性選民中表現突出。黨魁西爾維.利斯豪格(Sylvi Listhaug)投票時直言:「是要維持高稅收和高開支,還是要收回控制權、結束浪費?」
右派陣營內部也因領導權之爭分裂。利斯豪格與前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都盯上首相職位,導致反對派未能凝聚力量。
分析人士認為,65歲的斯特勒之所以成功逆轉頹勢,得益於其總理與前外長經歷,以及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政治學者約翰內斯.貝爾格指出,特朗普當選、關稅爭端以及俄烏戰事,都令挪威選民更渴望穩定。
挪威是北約成員國但並非歐盟成員,且在北極與俄羅斯接壤,經濟高度依賴能源出口。年初,工黨與中間黨組成的脆弱聯合政府瓦解,斯特勒藉機引入前北約秘書長、廣受歡迎的斯托爾滕貝格出任財政部長,從而穩住局面。
未來,工黨仍需中間黨、綠黨及其他左翼政黨支持,才能在議會維持多數。在石油政策上,工黨傾向繼續開採,但盟友中有人要求逐步擺脫化石能源。在對歐關係上,工黨和綠黨主張深化合作,但其他盟友對歐盟態度冷淡。部分極左政黨甚至要求挪威主權基金撤出對以色列的投資,遭工黨拒絕。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