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費︱環境局9.29上立法會 交代垃圾收費進展

《施政報告2025》提出多項與環境及交通相關政策。環境方面,包括食環署減收非住宅用戶50%的水費及排污費、簡化食肆發牌制度、推出容許狗隻進入的食肆牌照等,亦將為本地漁農產品建立統一品牌,並在香園圍口岸預留土地,長遠發展成為食品產業園。交通方面,包括在建設航空樞紐中,發展綠色燃料、擴建「機場城市」、海運物流方面則會建設綠色燃料加注中心,以及打造數字化港口等。

加快興建轉廢為能設施 邁向「零廢堆填」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21日)在《施政報告》記者會上表示,會發展新能源產業,以鞏固航空樞紐地位,亦會加快興建轉廢為能設施,邁向「零廢堆填」。他又指,為響應國家「美麗海灣」建設,政府計劃將香港的大鵬灣及牛尾海納入國家「美麗海灣」名錄。至於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情況,當局將於本月底(29日)再到立法會交代。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指,政府將加速推動自動駕駛體驗在港實行,亦積極推展啟德、東九龍、洪水橋建綠色運輸系統。為為提升鐵路項目的興建效率,路政署將參考內地及國際的世界級規範,制定一套全新的「香港鐵路標準」。

相關新聞:

施政報告2025綜合懶人包|房屋/扶貧/醫療/安老/教育/經濟/就業/生育/外勞 一文睇清焦點政策!

施政報告|支援中小企11招:再延長還息不還本一年 寬減水費排污費 加快審批食肆露天座

施政報告|推出容許狗隻進入食肆牌照 首輪申請設發牌上限 料明年中批出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

 

《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
《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

 

被問到遊艇來港的需求及經濟成效,陳美寶引述數據指,2020年至2024年間,訪港遊艇有多達每年258架。
被問到遊艇來港的需求及經濟成效,陳美寶引述數據指,2020年至2024年間,訪港遊艇有多達每年258架。

 

左起: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蔡傑銘、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環境及生態局常任秘書長(食物)楊碧筠。
左起: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蔡傑銘、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環境及生態局常任秘書長(食物)楊碧筠。

 

引入國家鐵路標準 配合AI提升交通效率

智慧交通方面,運輸署將進一步利用人工智能(AI)及大數據,擴展電子牌照服務,並透過智能交通燈管控,將車輛平均等候時間減少約5%至10%。相關細節將於今年底公布的《運輸策略藍圖》中詳述。

為重點推進「遊艇經濟」,機場管理局將在機場島的「航天城」(SKYCITY)項目中,建設一個提供超過500個泊位的遊艇港灣,當中包括多個可容納80米以上「超級遊艇」的泊位,預計於2029年分階段完成,並藉此推動遊艇展覽及交易等產業發展。

相關新聞:施政報告2025︱機管局歡迎報告支持積極拓展航空網絡 擴大機場城市發展 鞏固領先國際航空樞紐

每年多達258架遊艇來港 來自內地數目上升

陳美寶說,為便利遊艇訪港,海事處將推出3項「拆牆鬆綁」措施:包括設立遊艇監察系統,讓訪港遊艇能自由航行;建立電子業務系統,方便遊艇業界人士申請訪港;便利內地船長考核:提供一系列便利措施。她指上述措施將於2026年下半年分階段推出,同時當局亦會與廣東省海事局磋商,以便利「港艇北上」及「北艇南下」的安排。

被問到遊艇來港的需求及經濟成效,陳美寶引述數據指,2020年至2024年間,訪港遊艇有多達每年258架。她說,當中來自內地的數目有上升趨勢,故正積極與廣東省海事局磋商,以便利「港艇北上」及「北艇南下」的雙向安排。

相關新聞:施政報告2025|發展遊艇經濟:新增600泊位 放寬遊艇訪港要求 與內地討「港艇北上」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推動遊艇經濟。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推動遊艇經濟。

 

電動商用車︱謝展寰:2028年前增3千支快充樁

被問及電動商用車充電難的問題,謝展寰表示,政府將推出資助計劃,目標在2028年前增設3,000個高速充電樁。當局估計,新增的設施足以支援16萬輛車,當中包括對快充有殷切需求的商用車。

除新建充電樁外,政府亦正推動多項配套措施,包括將現有的加油站改裝為充電站,目前已有兩個項目接近落成,未來將再推六個。另外與巴士公司協商,讓其車廠內的高速充電樁在日間非繁忙時間,開放予其他車輛使用。政府同時亦正推動在新建樓宇停車場及現有停車場加裝充電設施,目標在2027年讓20萬個車位具備充電功能。

相關新聞:施政報告2025|「四山」旅遊 昂坪360擬秋季推行山通行證 完成路線打卡可換獎賞

攝影:劉駿軒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