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租金效應外溢 吞噬倫敦租房空間

現如今,倫敦最熱門的街區只有最富裕的租戶才能負擔得起,而且影響正逐步向外擴散——合租平台Spareroom數據的分析顯示,受擠壓的租戶正從核心郵編區被迫遷往伯克利、貝思納爾綠地等區域,而租金壓力的傳導正逐漸吞噬首都僅剩的「可負擔性」租房空間。
Spareroom總監哈欽森表示:「通常情況下,當租戶面臨租金壓力時,最貴區域的租金跌幅最大,最便宜區域的租金漲幅最快。但除此之外,租戶還會被迫從心儀區域再往外遷,搬到租金略低、相對可負擔的街區。」
然而,這些「相對可負擔」的區域也撐不了多久:倫敦中檔區域月租在876至966英鎊之間)的單間租金漲幅最快。在截至第三季度的一年內,這些區域的單間租金平均上漲1.3%,不僅超過了核心郵編區的漲幅,還與倫敦最便宜區域租金下跌的趨勢形成反差。
這些發現讓租戶們面臨的壓力有了新的解讀——他/她們正被迫爭奪日益減少的住房資源。而倫敦的問題尤其嚴峻:根據Spareroom的數據,倫敦單間租金平均每月約1000英鎊。這進一步加劇了本已高昂的生活成本,也讓有志於購房的人更難攢下首付。
以倫敦南部的克拉珀姆來說,這裏曾是年輕租戶的首選,但如今許多人已負擔不起——單間平均租金已超過每月1000英鎊。Spareroom的數據顯示,那些想找類似街區但租金更低的租戶,正遷往4英里外的東德威奇,那裏的單間租金便宜183英鎊,一年可節省約2200英鎊。
租戶向中檔郵編區遷移的趨勢,已推動這些區域的租金飆升。布萊克希思的單間月租金目前是959英鎊,同比上漲9%,這意味著租戶每年要多支付約950英鎊租金。附近的布羅克利情況類似,單間租金上漲近8%,至每月911英鎊。
與之相反,Spareroom表示,同期內一些受大學生和年輕職場人青睞的高價區域(如位於市中心的卡姆登),租金則出現小幅下跌——卡姆登的合租單間月租金超過1200英鎊。
如今,即使是倫敦最便宜的單間,月租也超過700鎊,許多人已徹底放棄在倫敦租房。Spareroom稱,聖奧爾本斯、布萊特伍德等通勤區和郊區的租房需求已大幅上升。
今年8月發布的官方私人租房數據顯示,2024年,典型租戶家庭將近42%的收入用於支付租金,遠高於英格蘭約36%的平均水平。在倫敦的四個行政區——威斯敏斯特、旺茲沃思、卡姆登和哈默史密斯-富勒姆,這一比例超過50%;而在最昂貴房產所在地肯辛頓和切爾西,該比例更是接近75%。
房東們指責政府出台的高昂監管政策讓問題雪上加霜,如今他們還擔心,財政大臣李韻晴將在11月26日的預算案中,對租金收入徵收國民保險稅,以修復公共財政。目前已有不少房東退出租房市場,出售房產。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