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突襲紐約唐人街 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  遭轟「聯邦越權執法」

美國聯邦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10月21日下午突襲曼哈頓唐人街堅尼路(Canal Street)一帶,逾50名全副武裝、蒙面聯邦幹員在街頭拘捕多名男子,聲稱行動針對「販售假冒商品的犯罪活動」。但突如其來的軍事化行動隨即引發大批民眾與小販抗議,現場一度混亂,並在政界掀起強烈反彈。

國土安全部(DHS)發言人麥克勞克林(Tricia McLaughlin)證實,行動由ICE主導,聯邦調查局(FBI)及邊境巡邏隊(CBP)參與,形容是「情報主導、針對假貨販售的執法行動」。但當局拒絕透露被捕人數或被捕者的移民身分。

ICE突襲紐約唐人街,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X@OrchidNYC
ICE突襲紐約唐人街,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X@OrchidNYC

 

ICE突襲紐約唐人街,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英國《衞報》影片截圖
ICE突襲紐約唐人街,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英國《衞報》影片截圖

 

ICE突襲紐約唐人街,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英國《衞報》影片截圖
ICE突襲紐約唐人街,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英國《衞報》影片截圖

 

ICE突襲紐約唐人街,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英國《衞報》影片截圖
ICE突襲紐約唐人街,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英國《衞報》影片截圖

 

ICE突襲紐約唐人街,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英國《衞報》影片截圖
ICE突襲紐約唐人街,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英國《衞報》影片截圖

 

ICE突襲紐約唐人街,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英國《衞報》影片截圖
ICE突襲紐約唐人街,拘捕假貨小販引爆混亂。英國《衞報》影片截圖

 

據《紐約時報》及多家媒體報道,行動於當地下午3時許展開,多輛無標記車輛停於翠貝卡(TriBeCa)邊緣的李斯本納街(Lispenard St),大批蒙面幹員下車拘捕數人。目擊者稱,至少4人被押上手銬帶走;部分街頭小販高喊「ICE來了!」並四散逃離。目擊者卡明斯(Kaden Cummings)說,「他們抓人上手銬,無人說明身分,無正當程序。」大批紐約民眾沿途包圍ICE的執法幹員拍片及喝罵。

當幹員押解被捕者前往聯邦廣場26號ICE辦公室時,大批抗議者追隨並聚集在門外,高喊口號,指控聯邦政府「以暴力對付勞工與移民」。其後更多幹員穿戰術裝備抵達,伴隨裝甲車輛,幹員推開抗議者,場面混亂。夜幕降臨,抗議人數增至逾百人,與警察對峙。

國土安全部發言人指部分抗議者「變得暴力,阻礙執法,甚至襲擊官員」,至少一人因此被捕。

然而,紐約地方與州官員一致譴責這場突襲。州長霍楚(Kathy Hochul)批評特朗普政府「以鎮壓代替安全」,指「攻擊紐約不會讓紐約更安全」。參議員舒默(Chuck Schumer)則形容行動「濫權、錯誤、具破壞性」,強調「移民執法應針對罪犯,而非街頭小販」。

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辦公室強調,紐約市警未參與行動,並重申根據地方法例,市府不會配合聯邦部門執行民事驅逐。紐約市審計長蘭德(Brad Lander)強調「街頭小販不是國家安全威脅」。

前州長庫默(Andrew Cuomo)批評此舉是「出於恐懼而非正義的政治作秀」,並稱「自由女神像不是裝飾品,而是我們價值的宣言」。

堅尼路長年是販售假冒名牌手袋、球鞋與手錶的集中地,非法小販多為西非移民。儘管警方過去多次取締,包括2023年8月及今年1月的大規模掃蕩行動,但假貨交易屢禁不絕。分析指,特朗普政府此次以聯邦層級突襲,被視為政治強硬姿態,卻加劇移民社區與聯邦執法部門的對立,令紐約再度陷入「安全與人權」的兩難爭議。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