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星島環球網》報道,11月4日,影石創新董事長劉靖康在投資者交流會上進一步回應了與大疆的競爭:公司早在5年前就已啟動無人機業務佈局,預想過做這個決策會刺激大疆做全景相機「抄家」。
劉靖康此番言論也揭開了影石與大疆競爭糾葛的一角。此前不久,劉靖康還在社群媒體上「內涵」調侃大疆壟斷、「因影石原因導致DJI大幅降價」等。

自今夏大疆入局全景相機、影石創新跨界無人機後,深圳這兩大影像巨頭多年來的業務邊界與市場平衡被徹底打破。
隨著第四季消費旺季來臨,雙方密集發布新品,一場覆蓋全景相機與無人機兩大賽道的產業較量全面展開。
雙巨頭跨界博弈
影石與大疆的對決並非偶然,而是雙方同質化技術累積與業務擴張的必然結果。
成立於2015年的影石憑藉全景相機這一小眾賽道切入市場,在運動相機領域成功突圍。截至2024年,影石已佔據全球消費級全景相機市場八成份額,完成了對產業巨頭GoPro的逆襲。
差異化「以小博大」路徑驗證成功後,影石意圖將「全景+影像剪輯」技術進一步遷移應用到更廣闊的無人機領域。 8月中旬,影石發布了全球首款全景無人機,主打8K全景影片拍攝。
劉靖康在11月4日的投資者會議上表示,無人機品類市場規模上限更高,仍有大量需求未被滿足,且全景無人機有望創造新的增量市場,吸引更多潛在用戶。
博研諮詢數據顯示,中國消費級民用無人機2024年產業規模約185億元,年增16%;根據Valuates Report的數據,2023年全球航拍無人機市場規模約71億美元,同時預測全球2023—2030年複合成長率約8%。

在GoPro的前車之鑑下,大疆也對影石的跨界迅速做出反應:透過進軍全景相機市場,將單方面的「跨界突襲」升級為雙向對壘。
2025年7月成為競爭公開化的關鍵節點,大疆於7月底正式推出首款全景相機Osmo360,定價較影石旗艦產品低800元。
大疆的反擊極為有效,不到三個月,便大幅蠶食了影石的市佔率。久謙中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三季全球全景相機市場中,影石以49%的份額保持領先,大疆則以43%的份額緊追其後,而影石此前市佔率一度高達九成;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雖有差異,但同樣印證了市場格局的重塑——影石以75%;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雖有差異,但同樣印證了市場格局的重塑——影石以75%的全球份額成為第二疆大疆行業的全球份額。
無人機賽道的正面交鋒也即將上演。今年四季度,影石首款消費級無人機將在部分區域試售,其主打的「全景+無人機」概念,精準切入了大疆此前未涵蓋的細分賽道。劉靖康在投資者會議上透露,影石將推出自有無人機、與第三方共同孵化的影翎Antigravity全景無人機兩大品牌。
為築牢護城河,據《星島》記者了解,大疆日前已研發了全景無人機並完成測試,預計不久後將推向市場。

「內卷」之下:影石增收不增利
全景相機市場的三個月爭奪戰,已給影石帶來明顯的財務壓力。
10月27日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影石三季營收29.40億元,年增92.64%。
《星島》記者了解到,影石收入增長乃以降價促銷為代價,導致「增收不增利」。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影石營業成本年增121%至15.39億元;歸母淨利年減15.9%至2.72億元。

影石在投資人會議上解釋,利潤下滑主要受研發投入、行銷節奏及品類佈局等多重因素影響,晶片客製化與策略項目的大額投入是重要原因。
「公司將部分短期費用視為未來競爭力建設的必要投入,這一現象屬於企業主動策略調整的階段性特徵。」劉靖康表示。
第三季度,影石在研發和行銷上也都大幅發力:研發費用飆升至5.24億元,年增幅達164.81%;銷售費用年增151%至5.03億元。
中國銀河證券發布報告指出,自2025年以來,影石與大疆互通,均採取大幅降價促銷策略,導致影石前三季毛利率持續走低,分別為52.9%、50.2%及47.6%。預計影石2025年營業收入將大幅成長69.2%,但歸母淨利年增幅僅4.7%。
對於大疆進軍全景相機市場,劉靖康在投資者會議上表示,透過市場競爭提升增量是業界共同努力的目標,大疆發起的價格競爭為市場擴容創造了條件。
但實則,二者仍是在存量市場裡PK,影石目前只有「價格鏖戰」這一策略來面對這一強力對手。
8月初,影石旗艦產品直降500元對沖大疆新品;10月28日,影石發表新款全景相機X4 Air,國補後價格直接對齊大疆。

而在無人機市場,大疆已「未雨綢繆」提前發起防禦,國慶日後消費級無人機降價上千元,以價格障礙提前遏制競品滲透。
在新的賽道,影石是否能撼動大疆這棵大樹?
《星島》見習記者屈慧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