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論,引發中日關係緊張。2012年,日本推動釣魚島「國有化」,觸發中國大規模的反日運動,雙邊關係跌入谷底。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泉忠分析,高市對「台灣有事」的直白表態,對北京而言形同對「一中原則」的潛在挑戰,中日雙邊關係的嚴峻程度,是2012年日本「購島事件」以來的最嚴重政治海嘯。
相關新聞:中日惡化|《蠟筆小新》《工作細胞》電影在華撤檔 東京北京論壇延期
新加坡《聯合早報》分析,北京連日來激烈的反制,是向高市政府劃出明確的紅線,若高市不收回言論,這道坎很難繞過去;但高市在北京的壓力下很難有更大退路,示弱必然會影響她在國內的聲望與政治地位,雙方如今都是騎虎難下。
日本一項調查顯示,48%的受訪者贊成「台灣有事」時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高市內閣的支持率高達69.9%。學者林泉忠也認為,中方要求高市「撤回」相關言論,但不難判斷,日方不會根據中方要求而撤回。
相關新聞:中日惡化|川航等航空取消部分日本航班 徐州訪問姐妹城市喊停
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鄭志華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指出,中國在外交、軍事、輿論上同步發力,是動用「劃紅線組合拳」。他說,單靠口頭表態未必奏效,「日本政策要踢到牆角、踢疼了,才會有後面的修正」。
「滅火式」訪問無法掩蓋矛盾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駱明輝認為,高市上台後,中日關係以坎坷開局,未來也將是一段充滿波折的關係,兩國關係很難在短期實現正常化。不過,他指出:「只要局勢不升級成更具對抗性的狀態,並維持在目前大體仍是口頭爭執的層面,那局勢仍然可控。」
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訪問北京,緊急磋商。察哈爾學會研究員陳洋對香港中通社表示,金井正彰緊急訪華,可視為日本政府的一次危機公關,避免中方反制措施進一步升級擴大,進而對日本經濟造成更為深遠嚴重影響。
他分析,金井正彰很難讓中方完全信服。中日關係要實現長期穩定,不能靠「滅火式」訪問掩蓋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