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郭靖開篇獨白「北宋」遭詬病 影評兩極分化

內地電影春節票房破百億人民幣,刷新歷史紀錄,《哪吒之魔童鬧海》「一騎絕塵」,5日中午票房已經突破52億,由徐克導演、頂流明星肖戰主演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只有6億。《射雕》影評兩極分化非常嚴重,而電影開頭的郭靖的畫外音獨白也為人詬病。

開篇就崩,郭靖一句話勸退觀眾

「我叫郭靖,宋人,從小就生於亂世。北宋末年,宋廷不斷被金廷打壓,北宋兩位皇帝被金人抓走,史稱靖康之變…..」由肖戰扮演的郭靖在電影開頭的這段畫外音獨白,引發網民批評。

相關新聞:春節票房破97億 《哪吒2》佔半 老少咸宜成賣座關鍵

新版《射鵰》的宣傳海報
新版《射鵰》的宣傳海報

 

新版《射鵰》的宣傳海報
新版《射鵰》的宣傳海報

 

新版《射鵰》的宣傳海報
新版《射鵰》的宣傳海報

 

新版《射鵰》的宣傳海報
新版《射鵰》的宣傳海報

 

新版《射鵰》的宣傳海報
新版《射鵰》的宣傳海報

 

網友表示,郭靖所處的年代並無北宋的叫法,而史學界分南宋北宋的說法,是清朝才出現的。在金庸的小說裡,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都說的是大宋。

還有網友指出,「從小出生於亂世」是病句。有網友調侃:「開篇就崩,郭靖一句話勸退觀眾」。

有網友指出,《射雕》犯的錯,和抗日神劇差不多。如有抗日劇就有這樣的台詞:「同志們,八年抗戰開始了。」「同志們,八年抗戰還剩最後三年了。」作為戰爭當中的人,是怎麼知道抗日戰爭會打八年呢?

還有網友表示,港劇以前就不會太著重歷史,如八、九十年代不少古裝港劇有「大太子」、「二太子」,實際上「太子」只能一人當。「哪吒三太子」是民間叫法,而此「太子」也不是儲君。還有港劇中李世民在世時其大臣就稱他「太宗皇帝」,實際「太宗」是李世民死後才有的「廟號」。

肖戰粉絲讚好

有關《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的影評,兩極分化非常嚴重。觀察者網專欄作者苗柔柔總結,大概是肖戰的粉絲、追溯情懷和看電影只看大場面的觀眾認為不錯;批評者則吐槽電影前面一大半是郭靖找黃蓉、黃蓉找郭靖的二人轉,後面一小半是歐陽鋒的魔幻攻擊加郭靖嘴炮就能攔下成吉思汗,以及其它種種莫名其妙的情節。

電影開始郭靖自述出現了「北宋」。
電影開始郭靖自述出現了「北宋」。

 

網友對新版《射雕》相當失望。
網友對新版《射雕》相當失望。

 

網友對新版《射雕》相當失望。
網友對新版《射雕》相當失望。

 

網友對新版《射雕》相當失望。
網友對新版《射雕》相當失望。

 

官媒都對新版《射雕》作出負面評論。
官媒都對新版《射雕》作出負面評論。

 

有人高呼徐克晚節不保

甚至有影評搞笑稱:本片講述了民族英雄歐陽鋒隻身抵抗蒙古大軍,被蒙古金刀臥底郭靖所殺;大宋官兵欲乘蒙古陣腳大亂之機反攻,守將卻被化妝為百姓的黃蓉實施「斬首行動」的仙俠故事。 

總之,粉絲和看電影只求爽的給好評,講求故事邏輯性和精彩性的覺得很爛,還有人高呼徐克晚節不保。

即時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