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南部的知名古蹟哥多華大教堂,8日晚間驚傳火警, 所幸火勢迅速被控制,大教堂發言人表示,這座在數十年前就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9日已重新開放;哥多華市府稍後表示,火災僅導致該大教堂局部受損。
哥多華大教堂位於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地區的哥多華市,由清真寺改建,被視為伊斯蘭建築珍寶。該大教堂的發言人說,大教堂已於9日上午10時開放,但失火區暫不對大眾開放。該大教堂在火災中受損部分,是被稱為阿爾曼索爾中殿的區域,現已被及腰的屏障封起來;主要損失集中在失火的小禮拜堂,其屋頂經火燒,以及被滅火用水重壓而「完全坍塌」。
根據了解,火勢始於當地時間8日晚間9時左右,一度令人擔心,這座建於中世紀早期的珍貴建築將毀於一旦,以及令人聯想起2019年巴黎聖母院也曾遭祝融之禍。
現場影片顯示,這處每年吸引200萬人造訪地的重要景點,在內部冒出火焰與煙;火勢在午夜過不久就被撲滅,但消防人員仍徹夜駐守於現場監控。西國媒體9日拍攝的畫面可看到,當遊客排隊等候入內參觀時,大教堂附近街道上仍有數輛消防車與員警。
哥多華大教堂原址最初是1座小教堂,公元8世紀至10世紀之際,被當時的回教徒統治者在小教堂遺址蓋1座清真寺,13世紀時又被征服西班牙的基督徒改建為大教堂,並在稍後數世紀持續改建。1984年,哥多華大教堂以其建築與文化重要性,而被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