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債人條例|民建聯調查:9成僱主支持核實外傭貸款同意書 工聯會促設立僱主免責條款

香港近年不良借貸活動猖獗,現行《放債人條例》仍有漏洞。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梁子穎及多名區議員今日(22日)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會面,就條例修訂提出十四項具體建議,涵蓋財務中介監管、外傭借貸風險、非銀行信用卡保障及收債行為規管等迫切議題。

近4成受訪僱主曾因外傭借貸遭追債滋擾

民建聯今日(22日)亦公布「加強規管持牌放債人」問卷調查結果,揭示外傭借貸問題對僱主造成的嚴重困擾。調查顯示38.7%受訪僱主曾因外傭借貸遭追債滋擾,更有56.5%表示外傭曾提出借錢或預支薪金要求。超過90%僱主同意放債人必須主動核實貸款同意書真偽。

工聯會。
工聯會。

 

民建聯。
民建聯。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

 

民建聯。
民建聯。

 

38.7%受訪僱主曾因外傭借貸遭追債滋擾。資料圖片,非涉事外傭
38.7%受訪僱主曾因外傭借貸遭追債滋擾。資料圖片,非涉事外傭

 

財務中介勾結財務公司

工聯會指出,現時市面上不少不良財務中介與財務公司勾結,誘使借款人簽約後扣起合同,再以各種名目收取天價費用,實際利息遠超法定48%上限。由於執法部門難以證明介紹人與財務公司的關係,導致法例形同虛設。更嚴重的是,中介往往誘使事主「債冚債」,最終陷入債務陷阱,繼而遭遇不良收數公司滋擾甚至威脅親友。

外傭借貸飆升僱主無辜受累

鄧家彪指出,根據政府數據,外傭無抵押貸款金額在2023年增至60億元,較2022年上升13.2%,交易宗數更高達30萬宗。更有多名僱主反映,外傭透過中介借貸後失蹤,財務公司轉向僱主追討所謂「擔保債務」,現行法例卻未對僱主提供足夠保障。

鄧家彪表示,支持政府修例決心,但強調必須趁此機會全面檢視制度缺失,真正保障市民權益及維護金融秩序。有關建議已提交財庫局,期望當局於修例中積極採納。

梁子穎指,工聯會提出14項修例建議,包括強制訂立多語言合約保障非華語人士;規定所有持牌放債人定期更新「信資通」信貸資料;設立個人借貸數量上限防止「債冚債」  的雪球效應創造債務陷阱;提高放債人牌照門檻,要求專業資格及持續培訓;明確放債人對第三方中介違規行為須負連帶責任;設立僱主免責條款,訂明僱主無須為外傭私貸承擔擔保或還款責任;政府立法統一監管銀行及非銀行卡機構的信用卡等等。

調查揭平均貸款額達19,900港元

民建聯調查亦顯示,38.7%受訪僱主曾因外傭借貸遭追債滋擾,更有56.5%表示外傭曾提出借錢或預支薪金要求。面對日益嚴重的過度借貸問題,民建聯提出八大建議,包括設立「外傭中央信貸資料庫」及考慮吊銷嚴重欠債外傭工作簽證等措施。

根據調查數據,外傭無抵押貸款宗數佔整體26%,居各職業之首,平均貸款額達19,900港元,壞帳比率更高達9.9%。當中有45%僱主知悉外傭曾向財務公司借貸,但同時有50%表示不知情,反映監管存在明顯盲點。高達80%僱主更無法確認外傭借貸公司是否持牌。

民建聯議員顏汶羽強調,隨放債市場快速發展,新型借貸模式如信用卡形式貸款可能繞過現行監管,當局需擴大規管範圍。梁熙議員則建議加強「信資通」的運用,讓業界能更準確評估借款人還款能力。

民建聯議員梁熙則指調查結果反映僱主甚至業界期望能更好掌握借款人的債務狀況,除了能評估其還款能力,業界還能評估應否批核貸款,防止壞賬。

記者:李健威

即時港聞